学习是家长和孩子双向的进步,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问题,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如何让孩子尽可能轻松的学会学校教学的知识,都是需要家长在不断学习中探索的。
今天我来分享一下,孩子的一些常见学习误区,以及怎么才能进步,满满干货,建议收藏、点赞及评论交流。
一、学习的常见误区
发现孩子的问题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需要了解孩子的原因。
很多时候,可能都是家长自己对学习有误区、觉得只要多练习就没问题,才会引发孩子的学习问题,所以我列出几个我当时发现的学习误区,望大家不要再踩我曾经踩过的雷。
忽略孩子日常的训练在说这个问题前,我首先希望你做一道题,我今天去菜市场买东西,白菜2.4元/斤,我买了3.5斤,青菜3.6元/斤,我买了1.75斤,请问我今天一共花了多少钱?
手机是不是就快要切换到计算器模式来?没错,这就是我当初踩第一个坑的原因,什么都用计算器,觉得口算没什么用、效率低。久而久之,孩子就耳濡目染也想用计算器代替动笔算数。最后连基础的内容都不认真训练,当更高级的难题放到眼前,孩子解决起来当然困难万分了。
我们让孩子学的不是表面的东西,而是底层逻辑——解决问题的能力、推断的逻辑思维能力。
——当孩子拥有了这种能力,以后解决生活上的问题还会让人犯愁吗?
所以在数学的学习中,需要尽可能多对孩子提问:结合实际,结合课本,结合生活,让孩子思考,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能进步的小建议从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我讲的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是超越数学本身的学习能力。
多看课外书,广泛涉猎,让孩子从书中体会知识的无穷魅力,寻找学习的精神动力。而在孩子看书时,很多家长会坐在身边玩手机,这也是非常不可取的。刚开始对孩子许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先让孩子爱上学习,家长的以身作则就尤为重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数感”有时候孩子粗心大意、总有马虎小错误;有时候孩子不理解题意,混淆概念造成失误,都是很常见的问题。
我记得小时候最常用的办法就是:一共五个糖,再给我三个糖,现在我手里一共多少糖?
还有买橡皮、铅笔;公交车上人下人等等,总之就是发挥想象,从抽象的题目变成实物,再着手解决。
三、父母心态一定要好!
很多宝妈宝爸可能在伴学时会很焦虑,我在网上也看到过非常多的父母恨不得自己上手做。实际上,这个时候我们如果发脾气,孩子不仅完不成任务,还会受到你的情绪影响。
作为父母,一定要保持好的心态。不要觉得孩子学不好就是笨,只是没有用对方法。任何学科的学习都不可一蹴而就,日积月累的努力终会看到结果。关键是家长的心态也要培养好,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千万别焦虑!!!不然自己生闷气,孩子还学不好,得不偿失啊~~不然,孩子不仅没学好,作为父母的还会很焦虑,这种情绪传到孩子身上,再怎么学都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