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不仅是考生的重要时刻,家长的陪伴与支持也至关重要。以下这些注意事项,请家长们务必收好,助力孩子平稳应考。
一、考前准备
(一)证件与文具检查
提前一天晚上,和孩子一起仔细检查准考证、身份证是否备好,确保无丢失、无损坏。准备符合考试要求的2B铅笔、黑色签字笔、橡皮、直尺等文具,多准备几支笔,以防万一。将这些物品统一放在透明文具袋中,方便孩子携带和取用。可以列一个详细的清单,每检查完一项就打勾确认,比如:
- 准考证(√)
- 身份证(√)
- 2B铅笔(2支,已削好)(√)
- 黑色签字笔(3支)(√)
- 橡皮(√)
- 直尺(√)
- 透明文具袋(√)
这样能有效避免遗漏物品。
坠坠坠重要的东西就是 ——
准考证 + 身份证!
准考证 + 身份证!
准考证 + 身份证!
一定要保管好!!如果能交给班主任统一管理是最好的!看到本文的家长赶紧联系老师,商量一下能不能分考点保管准考证!多一重保障,多一份安心!
其他的实在不行举手让监考老师向其他同学借,但尽量不要用这招,挺消耗心态的~
(二)熟悉考场路线
如果考场距离家较远,家长可以提前规划好前往考场的路线,计算好出行时间。选择在考前一天实地走一趟是很有必要的,了解路况,预估路上可能出现的状况,比如是否有施工路段、交通拥堵点等。同时,确定好合适的出行方式,如自驾、乘坐公共交通等,并为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预留足够的时间。例如,若选择自驾,要提前了解考点周边的停车情况,是否有停车场以及收费标准等;若乘坐公共交通,要查询好公交线路、首末班时间以及换乘信息等。
(三)调整作息与饮食
提醒孩子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尽量按照平时的生物钟入睡和起床,避免突然调整作息导致身体不适。比如孩子平时习惯11点睡觉,早上7点起床,高考期间也维持这个时间,不要强行让孩子提前到9点睡觉,反而可能导致孩子睡不着,影响第二天的状态。在饮食方面,保持清淡、均衡,避免给孩子吃过于油腻、辛辣、生冷的食物,以防肠胃不适。可以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水果和蔬菜等,为孩子补充能量。像早餐可以准备燕麦粥、水煮蛋、一份水果;午餐有清蒸鱼、炒时蔬、米饭;晚餐来个西红柿鸡蛋面搭配清炒豆苗等。
二、考试期间
(一)送考与接考
考试当天,提前到达约定的出发地点,给孩子足够的时间从容前往考场。到达考场后,提醒孩子带好考试用品,不要过于叮嘱,以免增加孩子的紧张感,简单说一句“加油,按自己的节奏来”就好。在孩子进入考场后,家长可以在考场附近等待,不要走远,保持电话畅通,以便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考试结束后,按时接孩子,不要询问孩子考试的情况,以免孩子因考得不理想而情绪低落,只需要给予温暖的拥抱和鼓励即可,比如“辛苦了,咱们先去吃点好吃的”。
(二)营造安静环境
在家中保持安静的氛围,避免大声喧哗、播放吵闹的音乐或进行其他可能产生噪音的活动。合理安排家中的来访人员,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打扰,让孩子在考试间隙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比如提前和邻居打好招呼,说明孩子正在高考,希望这几天能尽量减少噪音;家中的电视音量调低,家庭成员之间交流轻声细语等。
(三)关注孩子情绪
考试期间,孩子的情绪可能会出现波动。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通过孩子的言行举止、表情神态等及时察觉孩子的心理状态。如果孩子情绪低落或焦虑,要耐心倾听孩子的倾诉,给予理解和安慰,帮助孩子缓解压力,以更好的状态迎接下一场考试。比如孩子说“感觉这次考试没发挥好”,家长可以回应“别太担心,一场考试说明不了什么,大家都一样,咱们把后面的科目准备好就行”,然后可以陪孩子散散步,舒缓一下情绪。
三、考后注意
(一)避免过度讨论
全部考试结束后,不要急于和孩子讨论考试的结果和答案。此时孩子身心俱疲,过度讨论可能会让孩子陷入自我怀疑和焦虑之中。可以让孩子先放松休息,等孩子主动提起时,再进行交流。比如先让孩子睡个好觉,或者陪孩子去看场电影、逛逛街,等孩子心情轻松了,再看情况交流考试相关内容。
(二)做好志愿填报准备
在孩子休息调整的同时,家长可以提前了解志愿填报的相关政策、流程和院校专业信息,收集资料,为孩子后续的志愿填报做好准备。可以与孩子一起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兴趣爱好,共同筛选合适的院校和专业。比如查看各个院校的招生计划、历年分数线、专业课程设置等,记录下来与孩子一起分析,帮助孩子做出更合适的选择。
高考是孩子人生中的重要阶段,家长的悉心陪伴和正确引导能给孩子带来强大的支持。希望各位家长都能做好各项准备,陪伴孩子顺利度过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