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新高考改革,“重回”文理分科?

小编 2025-05-20 14:23:03 人看过

近日,"高考选科正回归文理分科"的话题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

QQ截图20250520142344.jpg


该话题指出,虽然新高考设计初衷是打破文理分科,但实际中学生的选择反而趋向于传统组合

这是因为高校的专业限制,尤其是理工科需要物化双选,所以学生为了保持报考范围,只能选择传统理科组合。而文科方面,历史作为首选科目,但选择的人减少,导致历史老师过剩,政治地理老师紧缺,这也是结构性的问题。另外,学生为了获得更高的分数,可能会避开竞争激烈的科目,选择相对容易拿高分的组合,如地理、政治等,这也促使他们向传统文理组合靠拢

对此,不少网友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QQ截图20250520142449.jpg


我们知道,新高考改革旨在打破文理分科,但是多地的实践表明,学生的选科组合正在“回归”文理分科。大致整理出两点原因如下:



“物化捆绑”开始发力


这场选择浪潮的起点,要追溯到2021年教育部《选考科目要求指引》。《指引》指出,90%以上的理工农医专业要求物理和化学双科合格,这一政策直接导致了“物化双选”成为大多数考生的首选 。


QQ截图20250520142525.jpg



以广东为例,今年2月,广东发布2027年高考选科要求。据统计,选择物化组合的考生可报考22623个专业组,而必选历史的考生仅有不足700个选择。此外,因“物化捆绑”带来的影响,也出现一系列蝴蝶效应


历史、生物遭“冷落”

选择历史、生物这两门科目的考生大大减少,甚至多数中学不会为了这个组合单独开班。很多考生即使对历史或生物感兴趣,也不得不选择物理和化学。


文科生选择面变窄

这种选择的转向正在引发连锁反应。2024高考投档中,山东本科批次的征集志愿表中,要求物化的专业缺口高达7000多个,文科生却只能在仅剩5%的非限科专业中艰难突围。浙江的考场上,10万物化考生争夺7万本科席位,而近20万文科生则要在更狭窄的赛道上竞争9.4万个机会。江苏的录取现场更是出现戏剧性反差:119个缺额专业中117个属于物化组合,部分院校的理工科投档线竟与省控线持平。


教育资源不平衡

更让人担忧的是,这种选科倾向正在加剧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重点高中把最好的实验室和师资都投入到物理化学教学中,而一些基础较弱的学校连基本的地理、历史教学设备都配不齐,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拉大。

QQ截图20250520142637.jpg


qrcode_for_gh_63cc9b0569d6_258.jpg

-关注1号谷公众号,获取更多免费资讯-


选科决定专业,专业决定就业


在新高考“3+1+2”模式下,选科直接决定未来专业选择和就业方向。理工科专业就业优势明显,而文科专业报考范围窄、录取分数高,促使学生优先选择物化组合。


广东高考数据显示,物化组合的专业覆盖率超过96%,而其他组合均不足50%选科为物化组合的考生,确实可报考的专业选择面更广,而非物化组合的考生在报考上则略显吃亏。

QQ截图20250520142703.jpg


就业市场的现实天平也在加重这种倾斜,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释放出百万岗位缺口,传统文科领域的竞争却日趋白热化。

写在最后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育部从未提出恢复文理分科。当前选科集中的现象其实是政策引导下的自然调整,教育改革也需要时间让各环节逐步磨合。


教育的转型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拼图游戏,只有社会各界给予耐心与理性,才能让更多学子在改革的土壤里长出理想的模样。

qrcode_for_gh_63cc9b0569d6_258.jpg

-关注1号谷公众号,获取更多免费资讯-




版权声明: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站《原创》内容,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站文章内容,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者删除处理。
加载中~
工商监管
Copyright © 2023-2029 1号谷学习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5104386号
  • 返回顶部
  • 客服微信
       在线时间:8:30 ~ 22:00
本站访客:160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