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在国企工作的朋友都炸了。当然炸的方向不同,有的是连夜打了不知道多少个电话焦虑到天亮,也有的是偷偷开了瓶放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老酒,好好庆祝了一下。
而这一切的原因都是昨天国资委发了这么一个决定:明年国企必须普遍推行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要防止只有制度,没有动作,原则上都要在年底真正行动起来。
并且同时,国资委还强调:不能用违法违纪,到龄退休,主动离职等代替业绩考核不合格的退出。还并且同时,国务院9月25日发布文件中提出:要促进劳动报酬合理增长,加强对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宏观指导。这一系列操作,我翻译成大白话就是:铁饭碗以后没有了,即便在国企,你要干得不好,业绩不达标,你也得滚蛋。而你如果干得好,也不一定必须按你的职级拿钱了,可以多劳多得(一些)。
这个影响到底有多大,为什么会炸成这样……我分享一段我2011年大学刚毕业那会儿在国企工作的经历你就理解了。那会儿我在一家国资委直属央企工作。我们部门有个部门秘书,早我们几年进入公司。大姐上班的大原则就是:能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能不在办公室待就不在办公室待。不管领导派什么活给她,只要不是她必须干的,她就是咬死了不会干,要领导给别人干。那她每天做什么呢?就是做些什么办公用品的申请,帮部门领导报销一下发票。而即便如此,大姐还是坚决不做多一点的活,坚决不加多一点的班。我们那会儿规定17:00下班,大姐每天准时16:50开始收拾东西,时间一到一定是第一个冲出办公室。然后不仅是人走了,手机还留下了,也就是说,只要下了班,你就绝对找不到这个姐了,有天大的事,也是明天再说。你说这么个人,存在有啥价值?如果在私企,肯定早就被开了。可在国企里,这个人就是这么安安稳稳一直过着,甚至还升了迁,为什么?最主要就是因为这位大姐是有编制的,有编制就意味着要开这个大姐不仅非常麻烦,流程非常长,一个基层员工,得副部级的大领导批示才能开得掉。而且即便开掉了,也不能说就立刻再招一个人补进来,开掉了这个岗位就没有人了,他的工作得分给其他人去做。更不用说你想让大领导批准开掉这个人,就得跟大领导解释当初为什么会招这么一个不称职的人进来,这就更麻烦了,容易给大领导留下一个你管不好人的坏印象。这于是就导致了这个岗位,这个人,只要还有那么一点点价值,就不会被开掉,甚至连提开的人都不会有,毕竟谁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而你不开这个人,年份到了,也就得给人家升迁。这就是为什么体制内一帮啥也不干的人,还能安安稳稳拿着工资过舒心日子的原因。而同样,你只要职级上去了,拿的钱自然就多了,这跟你实际做多少活没啥关系。这归根结底,就是体制的问题。这种体制下,不敢说所有国企,但至少在很多国企的很多部门,就注定会是一个劣币驱逐良币,大家纷纷躺平混日子等工资熬年头等升迁的状态。说出来你可能很难相信,上班喝茶看报纸看杂志(真的是这种纸质读物),中午熄灯睡午觉,下午到点就走的日子,现在还是有很多人在过,而且已经过了十几年了。当然,国企说降本增效,说要降薪裁员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之前都是什么情况呢,都是给国企一个指标说:哎,你要裁员比如10%。那下面会怎么办呢,会凑数。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后面半句【不能用违法违纪,到龄退休,主动离职等代替业绩考核不合格的退出】的原因。因为这些都是之前很多国企用过的招,比如假设一家国企500人,你说要裁员10%,50个人对吧,那我给你凑。反正只要是各种原因离职的,甚至是自己主动辞职下海创业的,我都可以给你算成我裁员的,算成我降本增效的结果。当然那你可能要说了,为什么要这么凑数呢,不会有风险吗?有是有,但不大,毕竟检查成果的人也不可能联系每个离职的人问你是不是被开掉的。而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这样不得罪人。毕竟,国企圈子是个大江湖这件事情,早就是公开的秘密。谁也说不准你这个人裁下去,究竟是会关联上哪个领导的二姨,还是哪个领导的干儿子,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谁也不愿意干。所以最保险的方法就是拼命凑,最好凑到最后一个需要主动开除的都没有,那就最好了。但现在好了,这个作弊的方法也直接被堵死了,未来考核就是要来硬的了。考核不达标的就是不达标,要裁,或者说要不胜任退出的名额就摆在那里,你数量不够就是不行。当然你肯定要说,那考核也还有可以大家【商量】的余地啊!但这跟之前的情况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之前是【可以有谁都不得罪的方法】,现在是【无论如何必须要得罪一些人】,这根本上的变化相信你稍微一细想就明白。而也正因如此,你再联动之前说的:要促进劳动报酬合理增长,加强对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宏观指导。这整个逻辑也就变清晰了,既然不养闲人了,那不闲的人自然要拿更多钱才行。所以综上所述,虽然只是开始,但可能国企这两个词未来的含义,是要产生巨大的变化了。甚至相亲市场体制内至上的鄙视链(国企都这样了,其他体制内的,还会远吗?),很可能也不复存在。国企以后不会再是可以躺平的地方了,国内也不会再有所谓免卷区,原本卯足了劲想进国企的朋友可能还是要三思而后行;
已经在国企的朋友们,应卷尽卷,越早认识到这一点越能在这一波的变化中掌握主动,毕竟对应的上升路径也打开了;
对私企而言,未来的市场环境竞争会变得更大,当然具体怎么影响,要看你和国企是什么关系;
影响最大的会是国企的上下游企业,国企的很多活慢慢可能不会再外包出去,不会再找人干了,尤其是有些没什么技术含量,纯粹是因为没人想干所以外包的活;
综合最近发生一系列其他事情,这一轮经济基本已经触底,接下来要反弹了。就像我之前多次内部分享的一样,某个地方的经济,只要有人说他行,他就一定能行,只是这句话声音到底有多大而已;
当然最后要说一句,这个改变对于在国企里已经躺平了多年的人来说无疑是非常残忍的,毕竟他们到了市场上,又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