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和家长沟通7大理由
理由1:不关心我内心的想法
我真的不明白爸爸妈妈为什么不了解我真正在想什么,为什么他们要干涉我的思维,总是要我顺着他们指好的路往下走?我不是躯壳,我有灵魂我也有我的思想,我有大脑我也会自己思考。
理由2:似乎只有大人的事儿才最重要
爸爸妈妈对我的事情总是不以为然,好像只有他们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这些“小孩子”的事都不值一提。所以,现在我有烦恼我根本就不和他们说,反正说了也没用,他们也不会重视我,也不会安慰,有时候甚至还会笑话,说什么“这点儿小事有什么,没关系”。
理由3:对我提各种要求,自己却都做不到
为什么父母要求我们的事情自己却做不到,我们来指出父母的错误那就是顶嘴,而他们用吼叫的口气来教训我们就是循循善诱,在他们眼里,好孩子和坏孩子的区别只有一个现象可以证明,就是够不够听父母的话。
理由4:没耐心听我的真实想法
我根本没有办法和爸爸妈妈说话,对我的一些意见,他们总认为很荒谬,是狡辩、找借口,许多事情他们根本不征求我的意见,也从来不愿听我的解释。
理由5:跟我“聊天”,话题只有“学习”
父母除了每天给我塞一堆好吃的,就是没完没了地问我学习的情况,这样让我感到很厌烦,总感觉话不投机。在家里爸妈每天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要把学习搞好,什么成绩了、作业了、考试了、分数了……
理由6:用冷冰冰的大道理代替心贴心的交流
每次我鼓起勇气和他们说心里话的时候,他们总是先哆嗦一大段的道理,还会摆出一副“我是大人”的架子,然后把自己的思想传输给我,实际上只有我赞同他的观点,他们才不会继续说下去,如果我不赞同,他们就会一直往下说,直到我很不乐意地接受为止。其实,我更希望能够平等的交流,即便我的某些想法他们不接受,也能够尊重我表达的权力。
理由7:用发火的方式代替平心静气的教育
上周刚开完家长会,回家就狠狠地批了我一顿。其实,每次考砸了,或者在学校犯了错误,我自己也知道做得不对,如果平心静气地跟我沟通,我会更愿意改正的,谁不想成为更好的自己呢?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跟孩子沟通?
## 1. 不要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
作为父母或者长辈,我们常常会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希望他们按照我们的想法去行事。然而,这样的做法往往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甚至疏远我们。所以,我们要学会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不要强加自己的意识给他们。
我们要认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感受和需求。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是长辈就有权对孩子的想法和行为指手画脚。相反,我们要学会尊重孩子的选择,给予他们足够的成长空间。
我们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在与孩子沟通时,要给他们充分的表达机会,不要急于打断他们。即使孩子的想法与我们的不同,也要耐心倾听,尊重他们的观点。这样,孩子才会更愿意与我们分享他们的内心世界。
我们要学会放手。不要对孩子的生活过度干预,让他们在适当的范围内自主做决策。这样,孩子才能在不断的尝试和实践中成长,培养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2. 与孩子进行朋友式的交流
与孩子进行朋友式的交流,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沟通方式。这意味着我们要放下身段,倾听孩子的想法和需求,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兴趣。当我们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桥梁,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我们要以平等的态度与孩子交流。不要总是居高临下地对孩子发号施令,而是要与他们平等对话。这样,孩子才会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和支持,更愿意敞开心扉与我们交流。
我们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期望。在与孩子沟通时,清晰明确地表达我们的想法,让孩子明白我们的期望。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让孩子理解我们的观点,从而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我们要学会与孩子共度时光。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参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在与孩子一起玩耍、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总之,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我们要尊重他们的独立意识,与他们进行朋友式的交流。通过倾听和表达,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助力孩子健康成长。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