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在网上跟大家分享了她女儿班上的一件趣事。有个男孩学习成绩一直不太好,家长给他报名了一对一辅导班。但上个周五,他爸爸突然把他接回家,原来是因为爸爸想去钓鱼了,懒得再跑回来接他放学。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作为家长,我们对孩子的学习态度真的很重要。
01
家长对于孩子学习的不正确态度
——放任不管型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的学习是他们自己的事,基因决定一切,成绩好坏命中注定。所以他们只负责提供生活所需,认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天赋问题。这种态度是错误的,孩子不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家长必须正确的跟孩子沟通以及引导他们,不然很容易让孩子陷入迷茫,造成性格上的缺陷。放任不管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不够优秀。
——推脱责任型
这类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他们只负责养大孩子。孩子犯错时,他们会说“孩子还小,长大就会好”,孩子成绩不好时,他们也觉得“没关系,学校会管的”。这样的家长思想是错误的,孩子得不到关心,很容易造成自卑、厌学的情绪,孩子的学习不会得到重视,成绩自然好不了。
——权威压迫型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必须遵守他们的规定,学习上对他们唯命是从。认为自己比孩子更有经验,担心孩子犯错,强加自己的思想给孩子,如果孩子不想学习,他们就会用权威手段让孩子就范。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学习不是出于内心,成绩往往不会理想。
02
家长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
1、重视学习
家长要重视孩子的学习,不能觉得成绩好坏无所谓。要像邻居女儿的家长一样,真正关心孩子的学习,而不是只是报名辅导班了事。
2、陪伴孩子
在孩子学习过程中,家长要陪伴孩子,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不要沉迷于手机游戏,而要陪孩子一起写作业,共同成长。
3、监督检查
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监督孩子完成作业,确保他们认真学习。不要让孩子觉得学习只是他们自己的事,家长也要负起责任。
4、养成习惯
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保持书桌整洁、坚持背诵和做题、多读书等。好习惯能让孩子受益终身。
5、尊敬老师
教育孩子尊重老师,不要因为个别老师的缺点而影响他们对学科的兴趣。家长要引导孩子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尊重老师。
教育孩子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家长的态度至关重要。只有关心孩子的学习,给他们树立正确的风向,他们才能健康成长。愿每位家长都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他们的辛勤付出都能得到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