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社交能力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但是,有些孩子在社交方面可能会显得有些吃力。别担心,我们为你准备了一些实用的方法,让你的孩子轻松提升社交能力!
著名的教育学家齐克罗指出;孩子社交能力的发展有四个互相重叠的情感阶段,家长可以根据四个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建立友谊,发展社交能力。
——第一个阶段三至四岁自我中心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容易对其他孩子手里的玩具产生兴趣,继而孩子发展出人际交往的需要。孩子心理发育认知的敏感期,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给孩子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引导孩子表达需要,跟同龄小朋友建立交往意识。
——第二个阶段四至六岁自我满足期
我们常常常说只有孩子会索要抱,向大人索取糖果。四至六岁阶段的儿童,跟上一阶段的社交发展,有某种程度重合与相同,孩子注重自我需要,自我满足,以自我为中心发展出社交技能。
——第三阶段六至九岁的发展
九岁年龄段的孩子,兴趣爱好不再只盯着手里玩具,而是朝着多能、多样化发展。人际交往从个人的交流发展成小团体,结伴上厕所,结伴打游戏等。
——第四阶段九至十二岁亲密阶段
每个人都有亲密的需要,跟最要好的同伴分享秘密,建立高质量的友谊。十二岁年龄段的孩子,注重内在感受,友谊交往中满足亲密的需求。
想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就必须要了解阻碍他们社交的因素。严重的可能需要专业人士的治疗和帮助。
作为家长,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帮助孩子呢?
1.观察并了解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了解他们的个性和需求,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比如,有些孩子可能需要更多的鼓励和肯定,而有些孩子可能需要更多的指导和示范。
2.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孩子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当你看到孩子遇到困难时,要给予他们正面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
3. 创造更多的社交机会:
让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和社交活动,让他们有更多机会与其他孩子互动。比如,我们可以鼓励孩子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或者组织一些朋友间的聚会。
4.提供模仿和角色扮演的机会
有时候,孩子需要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这样的机会,例如邀请其他孩子来家里玩,或者带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活动。
在这些机会中,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观察他人的交往方式,并鼓励他们模仿和实践。通过反复的角色扮演,孩子可以逐渐掌握与他人相处的技巧。
6. 注重家庭氛围:营造一个和谐、愉快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关爱和支持,有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孩子社交能力差,不要着急,更不要指责。我们要理解、关爱和支持他们,帮助他们找到提升社交能力的方法。社交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孩子们一定能够茁壮成长,成为社交小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