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学生们是否选择住校都存在着争议,有的家长认为住校能够更好的提高学习,让学生将心思能够全部放在学习上面。但也有的家长认为住校容易影响学生,使得学生的成绩出现下降,家长也不能够参与到学生的成长,不能照顾到学生。
住校和走读之间都存在哪些差距?
学生生活环境的不同
这一点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学校的住宿环境是比不上家里优越的,大多数的初中生住校,基本上都是6人寝室或是8人寝室,还有更加拥挤的12人寝室等等。
学生们的生活环境并不是非常好,在这样一个集体环境下,很容易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但若是在家里面的话就不同了,能够更加静下心来去投入学习。
而且若是学生不适应集体生活的话,也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或者是受到其他同学的影响,被同学给带偏等等。
学生得到的照顾不同
学生们在家里面基本上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长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学生只要负责好学习就行,其他的都不用学生管”。
但是住校的话可就不同了,不仅是吃饭穿衣,还是收拾卫生等等事情,都需要学生自己操作,学校里的老师是不会管理这些小事情的。
学生获得的能力不同
住校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学生们能够锻炼“独立自主”的习惯,而不是过于依赖家长,不论什么事情都想着找父母,能够自己解决问题。
还有就是学生们在与同学打交道的过程中,学到更多为人处世的经验和道理,提高学生的情商和个人能力。
走读还是住校的话题,也引来许多家长纷纷发言:
初中阶段,孩子易冲动,宿舍关系易出现矛盾,影响孩子
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其实也是冲动的。
平日在班级中,大多是学习、行为上的一个摩擦,整体上来说还是比较“浅”的。但是等孩子们住在一起之后,生活上的摩擦,更容易发生。
毕竟,大家都是父母捧在手心的苗苗,那份年轻的傲气,很难藏得住。
笔者个人的看法
不论是走读还是住校,都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但也同时存在着一定的劣势,但若是真的要选择的话,还是建议学生选择走读,而不是住校。因为住校的话,家长的管理是不及时的,不能够清楚地知道学生的日常行为,若是学生有“学坏”,亦或是成绩下降的情况,不能够及时作出调整,而这也是很多家长都追悔莫及的事情。
身边的真实例子就是,本来学生的成绩很好,在班级里面能够排进前十名,但是家长觉得住校能节省一些时间,但是没想到的是住校之后被其他学生带偏了,成绩也是一落千丈。虽然也有学生住校之后成绩提升的情况,但是对于学生的自制力是有很重要的关系的,只不过大多数的学生自制力都是比较弱的,所以若是家长的时间允许,并不建议学生选择住校,以免成绩下滑之后后悔。
住校和走读只是影响学生成绩的其中一个因素,主要还是看学生本身,若是想要提高成绩的话,那自身的自制力一定要强,并且学习态度也要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