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一年级,许多孩子还离不开家长的呵护。如何让孩子学会独立,成为学习和生活的小主人?本文将为你解答这一难题。
其实,孩子太过于依赖父母并不是什么好事,这对孩子以后的成长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从小要培养他独立去做事情思考问题的习惯。
孩子依赖心过重的原因有哪些?
——为孩子提供了过于优越的环境
一些经济条件不错的家庭,父母总是为能给孩提供优越的生活环境而引以自傲。他们认为,这些生活小事,孩子将来会不会也没关系,只要让他具备成就大事或者赚大钱的能力就足够了,就这样,孩子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依赖习惯。
——父母给予孩子情感上的照顾比较少
父母过于忙碌,没时间照顾孩子,或者孩子很小就被寄养在别人家,导致孩子总是担心父母要离开自己,情绪比一般的孩子更为不稳定,较少有安全感。
——家长本身对孩子的情感依赖过于严重
有的家长习惯于伺候孩子,如果不给她伺候孩子的机会,他内心反而会十分难受。孩子被这样的家长宠惯了,就会很聪明地见人下菜碟,专门拣软柿子捏,只要一到最疼家他的家长面前,就会变得特别依赖。
如何正确的引导教育依赖心过重的孩子?
——尊重并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不仅要独立穿脱衣服、洗脸洗手,而且还要自己洗袜子,自己修理或者制作一些玩具,甚至还想自己上街买东西。对于孩子正在增长的独立意识,家长一定要予以重视,并支持、鼓励他们:"你只要好好学,一定能做好!"千万不能泼冷水:"你还小,干不了!"
——帮助孩子克服依赖心理
家长的过分宠爱,反而使孩子原先自己能做的事情也会不愿意去做,碰到一些困难就喊爸叫妈,完全依赖他人。因此,父母、长辈必须改变包办代替的做法,使孩子克服依赖他人的心理。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应当帮他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
——尊重孩子
家长要注意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式,要认真听孩子讲话,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不要当众手指责孩子"不争气""笨蛋"、"没出息"等,这样会深深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应该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事实证明:受到父母充分尊重的孩子,大多待人友好、懂礼貌、举止大方、自我独立意识强。
一年级的孩子离不开家长,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作为家长,我们要耐心引导,适时放手,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独立。相信在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下,他们一定能茁壮成长,迎接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