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孩,家里的兄弟姊妹比较多。到了上学的年纪,父母把他送到临近的县城里读书,目的是希望孩子能够接触到更好的教育。然而事与愿违,虽然城里生活条件比农村好多了,但是离家求学的这几年,让男孩越来越自卑。经常害怕和陌生人接触,不敢在人多的场合说话。遇到比较大的挫折与困难,,就一个人默默哭泣;在课堂上被老师提问到也没有勇气回答问题,更不用说自己举手回答问题了。显然,男孩陷入了自卑的沼泽中。这种孩子在当代社会中是非常常见的,那么遇到这种情况孩子应该怎么办呢?
01. 自卑的消极影响
自卑是一个人对自己不够自信的表现,如果处理不好自身的自卑情绪,那么将会对自己的一生产生无法想象的负面效果。自卑的人往往会觉得孤独,因为没有勇气去与人交流,那么可想而知他们再遇到事情的时候只能是孤身面对的。即使一个人再坚强,也无法承受的住无穷无尽的挫折的折磨,更何况是自卑的人,他们内心本就比较脆弱。
由于对自己缺乏信心,机会也不会被他们抓住,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机遇从自己身边流走。其实自卑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会产生连锁反应的,因为自卑而不会抓住机会表现自己,因为自卑而没有抓住机会说出自己的内心想法。然而又由于他们内心比较要强,就会心生不满,想着“反抗这一切”但是又害怕惹祸上身。这种矛盾的思想不断冲击自己脆弱的心灵,那么结果将会是对生活失去信心,浑浑噩噩的过日子,严重者甚至会想着轻生。
02. 自卑的孩子会有哪些常规表现
自卑的孩子会对自己缺乏信心,遇到事情没有勇气给出明确的选择,想着让其他人决定就好了。他们内心只会想着别人拥有的,不会想着自己拥有什么,对于别人有的,自己没有的会有强烈的羡慕的心思。
在校园生活中,一个自卑的孩子与自信的孩子是很容易区分开的。来看以下事例:在开班会时候,叫同学提出意见,自卑的孩子也写了下来,但是当发现那些被同学说出来的答案与自己的不一样的时候,他们就会很害怕,担心这个时候有同学或者老师问他意见。还有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自卑的小孩会吞吞吐吐的回答,全程不敢抬头,只想着老师放过他。同时他们还会比较容易遭受校园霸凌,他们也不敢反抗,只会不停地道歉,一心想着他们放过自己。
他们唯一的释放自己情绪的时候是在自己独处时默默流下眼泪,不会想着与人倾诉。因为怕被看不起,也可以说他们很缺知心朋友,根本就没有可以倾述的对象。羡慕别人长得帅,永远只想着如果自己也有和别人那般的容颜那么自己也会和他们一样发光发亮,总是不会想着从自己拥有的进行完善,在自己的不足中做改变。
03. 解决方案
——了解导致自卑的因素
先天因素:孩子自身存在身体缺陷,遭到同学的嘲笑。例如:孩子如果有凸唇就会被说你的嘴巴好难看呀,好恶心之类的。孩子结巴就会被同学模仿他说话来取乐,让孩子自尊受损。
后天因素:家里的经济情况,父母从事的职业,父母和老师的错误教育。现在的孩子都会想着攀比,拿自己家里的经济能力进行攀比,那父母从事的职业来进行攀比。
这种思想本就是错误的,父母的教导没有到位,父母不应该教孩子攀比,更不应该说职业有贵贱之分。老师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狂骂孩子,甚至说出有侮辱孩子人格的话,这种错误的教育方法都是孩子拥有自卑心理的因素
——学会让自卑的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
世界上没有人不自卑,只是有的人自卑感强,有的自卑感弱。阿德勒说:人生来就自卑,自卑感是个人从平凡走向卓越的源动力。每一种事物都有两面性,自卑也不例外,其实自卑也有是好事的时候,它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内在源动力。因为每一个自卑的孩子的内在,都有无数的潜力需要被你激发出来。
——给孩子一个战胜自卑的力量
父母是孩子的精神支撑,父母的行为会对孩子的情绪产生强烈的影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如果只会一味的对孩子进行负面评价,拿孩子去攀比,这样的教育是错误的,只会弄巧成拙。这样的教育不仅没有给孩子战胜自卑的力量,反而给孩子增加压力,这样很容易让孩子形成自卑情绪。
正确的教育是用鼓励的态度去教育孩子,即使做错了事情也不要一味的批评。不妨对孩子说:“我觉得我的孩子是棒棒的,我的孩子不再会继续做错误的事情的了,我的孩子经历这次之后会成长的了”,来帮助孩子正面发展,保持着积极的情绪。
——教导孩子学会合作
老师在平时可以组织一些课外集体活动,给出门在外的孩子们一个机会融入集体当中。正犹如阿德勒所说的:人类的婴儿是非常软弱的,他们需要许多年的照顾和保护才能长大。由于每一个人都曾经是人类中最弱小的和最幼稚的婴儿,而需要团体的帮助才能更加强大,那么人类缺少了合作便只有完全听凭其环境的宰割。
所以,假使一个孩子未曾学会合作之道,他必然会走向悲观之路,并发展出自卑情结。孩子经常有机会与他人合作,可以顺利地培养出自信、乐观的面对生活的态度和勇气。合作让孩子更清楚定位自己的作用,给孩子信心,让孩子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增加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