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经历两类广告,一类指向品牌,一类指向商业,这是两个时代,两种方法。
“把客户的品牌做起来”是广告从业者的最值得自豪的成就,也是广告公司整个工作的核心,为此我们围绕“品牌”,构架了一套专有的知识系统与作业流程,从品牌的创建与管理,到相关的广告策划、创意与传播,每一个环节都被理论化、流程化、标准化,同时与相应的调研技术配合,衔接市场策略与企业战略,形成了完善的品牌营销作业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广告的目标大多指向品牌,增加品牌的好感度、形象、情感链接等。但随着整个商业环境、企业需求的改变,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广告的指向。
消费大趋势改变+互联网科技普及
从三大件到空调,从汽车到电脑和智能手机,再加上房地产,中国过往几十年的消费已经度过了大类别大普及时代,今后再无实体性高值大品类需要普及,简单粗放跑马圈地式的商业发展方式已经结束,消费模式转向更为精细化的品类升级,这直接导致大品牌营销发挥空间越来越小,难有用武之地。
而互联网科技的持续发展,首先带来媒体的碎片化、定制化,媒介形式更具互动性,匹配大品牌营销的大媒体投放成本与风险越来越高。而更重要的是互联网不断打破信息不对称,用户消费行为产生根本变化,直接的体现就是极度功利导向的爆品模式盛行,直接压缩了品牌情感向的认知空间,不切实际的品牌故事、形象、背书,很容易在这个信息时代被证伪,品牌叙事方法越来越匮乏。
今天,商业模式超越了品牌,企业竞争升维
而营销也随之改变
今天中国企业同步全球商业创新,当新兴本土企业需要创造差异化价值、竞争优势,已经不再依赖于品牌,而是更深的商业逻辑。以互联网类企业为例,产品定义与运营将直接决定用户体验,并不需要单独的品牌或营销模块进行价值传递,说服用户;即便是传统的实体产品,汽车、消费品,关注的焦点早已是极致单品、生态、国潮、各类赛道逻辑等等,背后是不同维度商业模式的创新。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天中国整个商业环境早已剧变,企业竞争升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