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高中阶段,很多父母忽然感觉自己派不上用场了。孩子的学习越来越深奥,我们连题目都看不懂,帮不上什么忙;孩子的心事越来越多,却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愿意和我们分享了。看着孩子埋头苦读,日渐憔悴,心急如焚却又无能为力。
其实,高中生的父母依然可以发挥巨大作用。这个阶段的竞争,比拼的不只是孩子的能力,父母的托举水平同样关键。
那么,高中阶段的父母究竟该如何有效助力孩子?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高中父母的7种托举能力
1、保障型托举——做好后勤保障
高中阶段,孩子面对的最大压力来源于学习。学业繁重,时间紧张,他们需要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这个时候,父母最务实的帮助就是:做好后勤,减轻孩子的生活负担。
为孩子准备营养均衡的饮食,保证他们的能量摄入;整理好居家环境,创造安静舒适的学习空间;准备好学习用品,让孩子不为琐事烦心。看似简单的家务,却是对孩子最实际的支持。
2、边界型托举——给孩子独立空间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极度渴望获得独立和自主权。父母过度干涉只会适得其反,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高中的父母要学会:有边界地爱,给孩子足够的独立空间。
尊重孩子的隐私,不随意翻看他们的抽屉、日记和手机;尊重孩子的决定,不包办代替;尊重孩子的情绪,不随意否定和贬低。当你停止过度关注时,孩子反而会主动找你交流。
3、情绪型托举——做孩子的情绪避风港
高中生的压力巨大,他们需要一个安全的出口宣泄情绪。父母就是那个最好的"情绪避风港"。
请记住:孩子的负面情绪需要被接纳,而不是被否定或教育。
当孩子抱怨学校时,不要急着说"学校都是为你好";当孩子抱怨同学时,不要马上教训"要学会和同学相处";当孩子抱怨老师时,也不要立刻反驳"老师肯定有老师的道理"。
先接纳情绪,再引导思考。"我理解你的感受,确实很烦人。冷静下来想想,这件事有没有其他角度可以看呢?"孩子需要的不是大道理,而是被理解的安全感。
4、静待型托举——给孩子犯错的空间
高中生正处于探索阶段,难免会犯错。很多父母看不得孩子走弯路,总想提前指出所有可能的错误。
请相信:适度的挫折和错误,是成长必不可少的养分。
孩子沉迷手机游戏,让他体会到成绩下滑的后果;孩子没有合理规划时间,让他尝尝临时抱佛脚的苦果;孩子和同学发生矛盾,给他自己处理的机会。
当然,这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在安全范围内,让孩子从错误中获得成长。
5、引导型托举——激发内在动力
高中阶段,外部驱动力远不如内部动力重要。父母的任务是引导孩子发现学习的意义,而不是靠监督和说教硬逼。
有效的方法是:帮孩子找到学习与人生目标的连接点。
和孩子一起探讨他的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分享各行各业优秀人物的成长故事;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带孩子去参观向往的大学。当一个孩子明白"我为什么而学"时,学习动力会从内心涌现。
6、资源型托举——为孩子链接资源
高中阶段,孩子的眼界决定了他的格局。家长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帮孩子开拓视野,链接有价值的资源。
这包括:寻找合适的辅导老师;推荐优质的学习资料;创造参与竞赛的机会等。
不同家庭的资源禀赋不同,但每个家长都可以尽己所能。没法请一对一家教,可以组织几个孩子一起请;没法带孩子出国游学,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开拓视野;没有高端人脉,可以陪孩子阅读名人传记获取启发。
关键是要理解:高中阶段的竞争,早已超出了课本范围。如何帮孩子获取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资源,是家长必须思考的问题。
7、格局型托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最重要的托举,是帮孩子建立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分数固然重要,但绝不是全部。
请记住:培养孩子的格局比培养分数更重要。
家长要引导孩子关注社会发展和时事热点;鼓励孩子理性思考,形成独立见解;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成功观和幸福观。孩子走过高中这段关键期,父母的托举作用不可估量。不是把孩子顶在头上,而是托在手心,让他们有勇气飞得更高、更远。
记住,高中不只是孩子的战场,也是一场家庭的接力赛。父母的智慧托举,往往能让孩子少走弯路,轻装前行。
省份 | 年份 | 预览 |
浙江、江苏、河北、山东、广东、福建、湖北、湖南 | 2022 | |
北京 | 2022 | |
四川、西藏 | 2022 | |
陕西、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 | 2022 | |
更多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