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距离高考100天,家长应该怎么做

小谢 2025-02-27 16:21:39 人看过

     今天是2月24日,距离高考还有102天,各高中学校都在进行各类冲刺仪式。这些仪式无非是请一名励志演讲的老师搞一个演说,学生做表态发言,学弟学妹送上祝愿,老师家长鼓劲勉励,大家齐声喊出班级誓言,共同越过成功、冲刺门等环节。究竟这些仪式能起多少作用,这里不作评价,仅从家长在这个时期应该怎么做提出我的建议:   

640.png

考生备考100天

一、保持平和心态


孩子经过十二年,特别是三年的高中学习,学习习惯、努力程度、思维模式、知识掌握等方面已基本定局。平时的考试,特别是联考成绩在学校、全省是一个什么样的位次也已基本固定(因为进入高三后,教育主管部门或者学校参加的各类联考,每次都会划定重点线、一本线、本科线)。本学期进入一轮或者二轮的总复习,孩子分数普遍提高是肯定的,能逆转翻盘、杀出黑马的现象有,但不一定能轮到你家孩子身上。经过总复习的查漏补缺、强化训练,每门成绩提高5%是完全有可能的,但动辄像个别专家或辅导机构老师说的,短短100天,增长100分仅是个例,代表不了大部分,更不是普通现象。因此,家长应有平和的心态,合理的期待来面对孩子这一高中生活的最后100天。既打消不切实际的期待,同时也不要任由其便,既避免过度焦虑,又不能过早放弃,随波逐流。以平和、积极的心态和孩子一起应付高考,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稳定的家庭氛围。


二、关注孩子的情绪


正常情况下,三月中旬要进行一模考试,根据以往年度的规律,一模考试相对于四月的二模考试以及五月份的适应性考试是比较难的。其出题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多发现知识点的欠缺和提高学生面对挫折的韧性,顶层设计没有一点问题。但对于不知道这一规律的学生、家长和经验尚少的高中老师来讲都是一种挑战。一旦一模成绩和平时考试差别较大,会对孩子的成绩,老师平时的教学方向、方法表示怀疑,产生紧张焦虑或过大的压力,这个时候家长更应该耐心倾听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和孩子共同分析出题者的意图,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成绩的波动,成为孩子的定海神针。让孩子知道一次考试就是一次练习、一次的失利代表不了最终的结果。


三、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和饮食


由于高三课堂的鸦雀无声,成绩好的孩子这个时候表现得更努力,宿舍内熄灯后竞相用小台灯挑灯夜战等外部压力会导致孩子邯郸学步,放弃自己的学习习惯、记忆规律,一味向学霸学习。殊不知每个人的学习方法、记忆兴奋点、输出模式都不一样,一味地模仿只会让自己迷失自我,有的甚至会出现厌食、失眠、哆嗦等肢体症状。这个时候做家长的就应该及早做出判断并付诸积极的措施。 走读的孩子,家长给孩子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特别是早饭,一定要提供含有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热乎的早餐,如有可能,面条里面加鸡蛋,再放几个菜叶就是最好的早餐,督促孩子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大开夜车,确保孩子有足够的睡眠(以早读,上午上课没有困意为基本标准)。住校的孩子,如果孩子不提出来身体没有什么特别不适,就淡化这一项,不过分关注这些,因为学校的饮食结构、作息时间相对来讲是比较科学的。如果孩子不强烈提出非要回家住,就不管,这个时候越淡化,越从容。所谓不管、不惯就是最好的关心。


四、保持与老师的沟通顺畅


多年的工作实践,得出一个结论:孩子的成绩和家长与老师的有效沟通呈正相关。一个三年没见过老师的家长和经常特别是每次考完之后和老师及时有效沟通的家长,孩子的成绩是有差别的。首先,老师也是人,班级里面几十名孩子,每个学生的情况都能了然于胸、如数家珍,简直是不可能的。家长不关注,老师主动关注的程度和家长经常和老师沟通的孩子的关注程度一定是不一样的。双向的、积极的、建设性的沟通和挑刺的沟通以及不沟通,效果是不一样的。其次,老师为了家长想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 能说准确,也会对这个孩子做一番功课。无意中就对这个孩子关注度高了一些,反映到孩子身上,他会因为老师的关注以及为了得到父母反馈的“好”而对自己提高更高要求,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反之亦然。

五、避免过度关注


人常说“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家长脾气是最大的,因为他的作业你全会,你光嫌孩子笨;高三的家长是最卑微的,因为孩子的脾气这个阶段是最大的,并且他的课程你全不会”。这句话,看似调侃,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有的家长生怕孩子“假学习”浪费时间,又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只能是在家里走路蹑手蹑脚,说话轻声细语,一会给孩子送杯开水,一会又送个削好的苹果。其实孩子接受到的不是关心,而是监督甚至监视,令人窒息的家庭氛围只会让孩子更焦虑,甚至反感。要么产生负罪感,要么感觉到父母的“装”。正确的做法是坦然面对,保持平常。如果真懂,就指导孩子制定计划,和孩子一同了解高考政策。如果不懂就尊重孩子的学习节奏和方法,避免给孩子过多的学习建议和压力。


六、做好后勤保障,鼓励适当运动

按照孩子的需要和学校的要求,准备好所需的学习用品和资料,确保孩子没有后顾之忧,能够专心学习。同时鼓励孩子适当运动,提醒劳逸结合,保持强健的身体和稳定的心理。


可以为孩子搜集好学习资料,小编给大家都搜集好啦,直接下载就可以了。

附上各省市历年高考真题(含答案解析)
省份
年份
预览

 浙江、江苏、河北、山东、广东、福建、湖北、湖南 

2022

2022年全国新高考I卷数学试题+解析

2022年全国新高考1卷语文试题+解析

2022年新高考全国一卷英语真题+解析+听力

2022年新高考全国Ⅰ卷物理高考真题+解析

2022年全国Ⅰ卷高考政治试题+解析

2022年新高考历史高考真题+解析

2022年全国Ⅰ卷高考化学试题+解析

···

北京
2022

2022年北京市高考数学真题(试题+解析)

···

                四川、西藏

2022

2022全国甲卷语文真题+解析

2022高考理科数学试卷(全国甲卷)

2022全国甲卷理综高考真题+解析

2022年高考化学试卷(全国甲卷)

2022年全国甲卷统一高考文科数学试卷

2022年高考英语试卷真题+解析+听力

···

       陕西、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

2022

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真题语文原卷+解析

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真题理数原卷+解析

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真题文数原卷+解析

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真题英语原卷+解析+听力

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真题物理原卷+解析

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真题地理原卷+解析

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真题生物原卷+解析

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真题化学原卷+解析

···

更多更多

获取更多省份年份最新高考真题资料

总之,这个时候家长要成为孩子坚强后盾和定海神针,给孩子以乐于接受的关爱,需要的支持以及坚定的信任。


END




-END-

更多免费复习资料尽在

小学中学高中高考复习学习资料免费下载 - 1号谷学习网


版权声明: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站《原创》内容,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站文章内容,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者删除处理。
加载中~
工商监管
Copyright © 2023-2029 1号谷学习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5104386号
  • 返回顶部
  • 客服微信
       在线时间:8:30 ~ 22:00
本站访客:14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