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试介绍
笔试科目
上一篇报名篇中,小南瓜提到了考试的科目,那么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都是什么呢?这里先给出一张表,一目了然:
类别 | 科目一 | 科目二 | 科目三 |
幼儿园 | 综合素质 | 保教知识与能力 | - |
小学 | 综合素质 |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 - |
初级中学 | 综合素质 | 教育知识与能力 | 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
高级中学 | 综合素质 | 教育知识与能力 | 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
中职文化课 | 综合素质 | 教育知识与能力 | 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
中职专业课 | 综合素质 | 教育知识与能力 | (试点省自行组织) |
中职实习指导 | 综合素质 | 教育知识与能力 | (试点省自行组织) |
虽然不同类别考试科目名称一样,但是它们的难度是不一样的。比如各类别的科目一都叫“综合素质”,但初中类别的各科考试难度要高于小学,而高中又要比初中略难一些。
又比如,不同类别考试科目名称也不一样,拿科目二举例,幼儿园的科目二叫“保教知识与能力”,小学科目二叫“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其他类别的科目二叫“教育知识与能力”。
笔试时间
以24年为例。进入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官网(https://ntce.neea.edu.cn/),点击进入日程安排,可以看到上下半年两次笔试的考试日期:
教资笔试是在一天考完,考试当天的日程安排是一样的。上午9:00-11:00考科目一,下午13:00-15:00考科目二,下午16:00-18:00考科目三。
笔试成绩
笔试的成绩分为卷面分和报告分,卷面分每科满分为150分,就是卷子上每题的分数;报告分每科满分120分,就是最终查询到的、呈现在你面前的分数。报告分是由你的卷面分经过一定的转换规则计算得到的。我们不去细究为何要搞两套分数,也不去细究具体的转换规则。只要清楚:报告分满分120,70及以上为合格。我们粗略地按照比例计算,如果想要合格,那么卷面分至少要在90以上才稳妥。
这里给大家看一下小南瓜的笔试报告成绩,先让大家初步地了解一下:
携带物品
身份证(原件)、准考证(A4黑白打印即可)、黑色水笔、2B铅笔(笔试要图涂答题卡的)、橡皮(防止要改选项重涂)、备用水笔(多备几支)、直尺、三角板(可携带备用,尤其是理科)等。
不可携带:草稿纸(考场会发)、计算器(禁止携带)、电子设备(小心入刑哦)等。
笔试备考
了解了笔试的种种,并且已经报名,那么笔试前该怎么准备考试呢?
笔试教材
首先你需要一套教材,像中公教师、粉笔教师等都有非常专业的教材书籍,可以买一套符合自己科目和类别的书跟着学。买书的时候,通常都会随书赠送课程,这个课程虽然不如机构正式售卖的小班课、会员课讲得那么细,但是每一节的重点还是会逐一讲到。而且这些机构都会有自己的APP,上面还有很多题目、练习、资料等,都是可以拿过来为己所用的。
至于要不要报班,看个人情况,如果你的自制力比较差或者自学能力和理解力上稍微薄弱一点可以报个班,让老师带着你学。如果你的自制力不错,并且有一定的自学能力,那也可以不报班,自己制定计划备考。因此报班的友友们跟着机构制定的计划即可,小南瓜是全程自学,所以以下建议也是结合自身经历写给未报班的友友们。
时间划分
整体时间划分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跟视频看书过考点,做到心中有数,知识点有印象;
第二阶段:复习巩固加强,能熟记知识点;刷题做题,查漏补缺,并可以开始背诵;
第三阶段:模拟计时做真题,背诵考点,练习书写,掌握答题模版;
以上,时间比例大约占46%、27%、27%,由此可见,第一阶段打好基础很重要。
具体时间上,建议如下:
如果你是一次考三科,建议在笔试开考的前两个月到两个半月开始即可。如果你只报了两科或者一科,那么提前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开始就可以了。
学习节奏上,如果你是上班族或者在校上学的友友们,建议一天科目一、一天科目二、一天科目三,每一天只看一章节。如果是全职备考的友友们,可以稍微快一点,上午科一、下午科二、晚上科三。
刚开始看不要一下子学很多,那样很容易就会从“开始”到“放弃”。可以跟着附赠的视频学,一次只看一章节的课,课上跟着老师把重点标记清楚,课下一定要把视频中没有提到的部分过一遍,因为免费送的视频课都是只讲考试重点,剩余的非重点不是不考,只是考频稍微低一点而已。
笔试内容
科目一
我们以高中类别科目一“综合素质(301)”为例展开(综合素质101和201考察目标和试卷结构与301一样,可以参考本节,只是具体的知识点考察和难易程度略有区别。具体内容可以参见教资考试官网->资料下载->笔试大纲,后面其它科目同)。
科目一试卷的组成
从知识点模块划分:
模块 | 比例 | 题型 |
职业理念 | 15% | 单项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
教育法律法规 | 10% | 单项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15% | 单项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
文化素养 | 12% | 单项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
基本能力 | 48% | 单项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写 作 题 |
合计 | 100% | 单项选择题:约39% 非选择题:约61% |
从考试题目类型划分:
题型 | 题数 | 分值 |
单项选择题 | 29道 | 一题2分,共58分 范围是上述五个模块 |
材料分析题 | 3道 | 一题14分,共42分 其中,一道职业理念; 一道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道阅读理解; |
写作 | 1道 | 50分 |
合计 | 33题 | 150分 |
拿分目标:
单项选择题:目标全对58分,错题尽量4道以内50-56分,最低错7道44分;
材料分析题:
职业理念 和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两道题有很强的答题模版性,分数很好拿。目标12分,尽量9-11分,最低7分(最低也要拿一半分);
阅读理解:简单的就是从原文照抄,或者关键词提取,难一点的是要自己转述总结。因此,目标是11分,尽量7-10分,最低5分;
写作:目标:35-45分;尽量26-35分;最低23分;
算一下,按照最低标准计算是86分,中等要求是101-123,最高标准计算是138分(这个确实有点太高了),换算成报告分大约分别是68、80-98、110。当然,如果你只按照最低标准来,想要过,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你要都按照最高标准来,除非是天赋型人才,否则会学得很累。最科学的方式就是取长补短,比如你可能不太擅长写阅读理解,那么可以试着将选择题多拿一点;可能写作不是很擅长,那么有固定答题模板的材料分析题,就多拿点,以此平衡一下。
科目二
科目二相对科目一来说,虽然没有了写作,但是知识点比较多、杂,要背的也很多,但是也不用慌,先来了解一下试卷组成。
科目二试卷组成
从知识点模块划分:
模块 | 比例 | 题型 |
| 68% | 单项选择题 辨 析 题 材料分析题 |
| 32% | 单项选择题 简 答 题 材料分析题 |
合计 | 100% | 单项选择题:约30% 非选择题:约70% |
从考试题目类型划分:
题型 | 题数 | 分值 |
单项选择题 | 21道 | 一题2分,共42分 范围是上述八个模块 |
辨析题 | 4道 | 一题8分,共32分 范围是上述前四个模块 |
简答题 | 4道 | 一题10分,共40分 范围是上述后四个模块 |
材料分析题 | 2道 | 一题18分,共36分 范围是上述八个模块 |
合计 | 31题 | 150分 |
拿分目标:
单项选择题:目标全对(42分),错题尽量3道以内(36-40分),最低错6道(30分);
辨析题:
每道辨析题首先都要写清楚“该题表述正确/错误”,写了就有2分,前提是要判断对,否则论述的再多也不得分;然后再写写你的看到,对哪里,错在哪里,即使没有答到点子上,只要写,就有分,因此务必要拿12分以上(每题至少要得3分);
四道辨析题力保一到两道是答得比较漂亮,得到14分甚至16分;再有一道也要写个大差不差,得4-6分;剩余几道看运气,背到了就力求写完整,没背到,编也要编个尽量4分,所以力争22-26分;
目标不设上线,如果四道恰好你都背到了,写得也比较好,就能得28分以上。
简答题:
至少要写出一道完整的简答题拿到8-10分,另外三道每题编也要编一两句话,一句2-3分,加起来要编到,最低14分;
四道简答题,背到一题,写出完整答案,还有保证一到两道是有印象的知识点,能写个三点五点;最后一到两道,如果完全没有印象,就要编得靠谱,确保不空,所以力争20-30分;
目标不设上线,背到了+能编得很好,就能得33分以上。
材料分析题:
两道分析题,按照模版硬编,总结一下材料,加起来最低也要拿10分,不然很危险;
其中一道恰好你背到过,理论+分析+结合材料;另一道按照模版编,力争18-25分;
如果两道恰好都是你背到过的,那就洒洒水了,再结合答题模版,目标28分以上;
算一下,按照最低标准计算是66分,中等要求是96-121,最高标准计算是131分(这个算是牛的分数了),换算成报告分大约分别是52、76-96、104。可以看到,如果都按最低标准,科目二是过不了的!!你可以有一项比较弱,但不能项项都弱。科目二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背到了知识点,就有分,而且得分不会底;运气差点没背到的,也要会编,编得有模有样才行,所以科目二需要下功夫背。最终使得总成绩的报告分到达到70分及以上,换算成卷面分至少90以上才可以。
科目三
科目三就简单多了,甚至要比科目一还要简单。科目三因为不同学科考得内容不一样,但是试卷结构都是一样的:
科目三试卷组成
从知识点模块划分:
模块 | 比例 | 题型 |
学科知识 | 43% | 单项选择题 简 答 题 |
教学设计 | 23% | 简 答 题 教学设计题 |
教学实施 | 21% | 简 答 题 案例分析题 |
教学评价 | 13% | 案例分析题 |
合计 | 100% | 单项选择题:约30% 非选择题:约70% |
从考试题目类型划分:
题型 | 题数 | 分值 |
单项选择题 | 15道 | 一题3分,共45分 范围是该学科的学科知识+两三道教育教学理论 |
简答题 | 3道 | 一题10分,共30分 范围是学科知识+一些教育教学理论及实践 |
案例分析题 | 2道 | 一题20分,共40分 |
教学设计题 | 1道 | 一题35分,共35分 |
合计 | 21题 | 150分 |
拿分目标:
单项选择题:目标全对(45分),错题尽量2道以内(39-42分),最低错4道(33分);
简答题:
科三的简答题,2道学科知识题+1道教育教学论述题;其中学科知识题几乎可以拿到一半的分,理论论述题可以编但是不要空。目标25分(两道学科知识拿满分,论述题扣一半),力争拿一半多一点16-22分(也就是恰好学科题真的考得太细,有些点记不清了,或者论述题编得有点偏),最低也要拿个12以上。
案例分析题:
每道大题下会都分为2-3小题,基本上会有1-2小问涉及的是学科知识,剩余几小道会从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选取,还是比较好答的。目标32分以上(两道题都答得不错);力争20-28分(学科知识题能写出来,教学评价也写得比较到位);最低15分(三道简答凑一起的分要比一道完整题的分高一点)
教学设计题:
所谓教学设计题,其实就是写教案,但稍微比写教案要丰富一点。这块有相当成熟的模版可套,因此虽然一道题分值大,但分数是相当容易拿。目标30分以上(字迹工整,答题条理清晰,教学思路有逻辑等)
力争20-28分(只要你按模版写,就很容易得分,拿到一半以上的分数是轻轻松松);
最低16分(是的,最低也要拿一半的分)。
算一下,按照最低标准计算是76分,中等要求是95-120,最高标准计算是132分(能拿到这个的分数的已经是佼佼者中的佼佼者,不用太焦虑),换算成报告分大约分别是60、76-96、105。科三不同于科一,更不同于科二。学科知识部分一定要力保不该丢的分都拿到,大题只要按照模版答题分数是相当好拿。
本节最后再总述一下:写这一节的目的不是说给你一种不用太认真学习,考试分数就能轻松拿个十几二十分。学习是必须要学的,只有装进脑子里的知识,考试的时候才不会虚。本节的目的在于,一是在你充分学习和记忆之后,发现有些知识可能跟自己八字不合,死活记不住或者记住又忘;又或者考题突然考了个很偏僻的题,没有背诵或者掌握过;在以上这些情况下,了解哪些题目得分更容易,取长补短,更容易得分的题多拿一些,这样才允许在短板题上容错率更大。二是能让你了解到,短板再差也要有个限度,运气再背也要编个几分。这个度,这个分究竟多少合适。还是那句话,你可以某一项弱,但你不能项项都弱,你可以相信运气,但不能完全交给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