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接到一位朋友电话,咨询距中考还剩三个月,家长怎样帮助孩子把中考语文成绩提到及格分,让我意识到家有中考生的这部分家长内心的焦虑与无助,于是有了这篇文章。
1.心理准备
语文不及格的孩子基础大多薄弱,中考前突然意识到自己要面临人生的大考,慌乱、焦急、瞎忙、躺平,各种状况都容易出现,作为家长,想要帮孩子提升,可以做些什么呢?
这个时候,急着要专业的学习指导不应该是第一选择。既然是家长焦虑,家长们就要意识到,先处理好自己的焦虑情绪才是首要任务。
因为家长的情绪会影响到家庭的氛围和孩子的情绪。一个氛围轻松和谐的家庭会让孩子感到心里放松,没有压力和负面情绪,会有更多的能量专注于学习。一个紧张焦虑的家庭则会让孩子感到压抑,能量都用在抵抗压力上了,自然无暇顾及作业和学习。
家长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就要明白自己在初三孩子面前应扮演的角色。初三孩子大多与家长的沟通变少,他们的学习内容难度较大,很多家长已经无力辅导。家长们认识到这一点,有利于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做好孩子的大后方保障工作,安排好孩子的衣食住行,让孩子在家有温馨安静的学习环境,平和愉悦的心情。
自然也有部分家长能辅导孩子功课,亲子交流也较多,这时只需认识到根据孩子的需求来辅导,不过量训练,影响睡眠。
2.确定目标
明白了应该做的事和可以做到的事,家长就可以进入第二步——了解孩子的动机与目标。孩子对自己未来的期待与规划如何,有没有心仪的学校。
对未来感到茫然的孩子,需要家长创造契机激发孩子的动力,让孩子明确目标。如带孩子去高中、大学走一走看一看,或者报相关高中、大学介绍的研学活动。找亲戚好友的孩子跟自家孩子聊聊高中、大学生活,让孩子认识到未来的丰富多彩,自己期待的目标大有可为。
3.巩固基础
目标清晰、动力十足之后,再跟孩子聊第三步——面对中考以自己的水平目前可做的事情。一般要达到语文及格分目标的孩子,原因大多是基础不扎实。那么巩固基础是十分有必要的。
语文基础知识的巩固需要在生字词、古诗文背默、文言文词语解释与翻译、名著方面用力。在时间有限的前提下,全面筛查已经不可能。家长需要联系老师,给出重要知识点,如一本书的生字词,缩减到几十个,一篇文言文给出几个词语的解释和不超过五个句子的翻译。名著能把握基本人物、情节与主旨,并结合实际生活来运用。
拿到了知识点,就可以把内容按计划分阶段读熟默写过关。
按计划指家庭复习计划的制定与落实,家庭复习要尽量配合学校复习进度,不搞“二重奏”,这样有利于孩子及时通过学校检测了解自己复习的效果,不增加额外的复习压力。没有跟上的部分要平均分配到每一天里一点点落实。
分阶段指根据学校的一轮二轮复习计划,逐篇筛查与专题复习跟紧落实。没掌握的及时查缺补漏。
4.应试技巧
除了追求拿到背诵默写部分的分数,巩固基础知识,还应该在应试技巧方面进行训练。如两个小时考试时间的合理安排,按顺序做题,难题跳过不停留超过5分钟,阅读题先看问题再看材料,带着问题阅读,剩下一个小时了就开始写作文。写完作文回头检查,思考难题。
注重中考真题的训练,熟悉中考题模式题型,训练手感。
再如阅读题每种题型的答题技巧。看分分点答题,重要点写在前面。阅读时勾画关键词句,分清层次,每种题型的思路,要点照顾到,围绕事件、人物品质和作者情感主旨作答。
考前也要充实作文素材库,从学校、家庭、社会、个人成长四个范围准备素材,按当年中考重要主题进行准备。
作文的仿写与创新写法的训练。如书信、发言稿、演讲稿、以物为观察视角等写法。
当然,这些做法需要家长与老师做好沟通,打好配合。有学校专业的教学、家庭大后方的配合、生活保障和心理支持,有孩子清晰的目标、持续的动力,相信孩子定能中考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