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是高中生活的起点,也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今天,我们为大家分享六个高一必须要养成的好习惯,助你在高中生涯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赢得美好的未来。
做笔记
老师课堂上讲解的基本上都是重点、难点和易考易错点,有些题目还是历年来高考中经常考查知识点的再现,所以,有心的学生从来都不会错过老师课堂讲解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只是听还不能够起到记忆的效果,要想实现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素质的目的,就需要经常不断地予以温习,听得记忆效果很短暂,所以,为了避免以后忘记,学霸们会选择记不急:老师讲课时多次重复的知识点、自己感觉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或者是老师板书的内容,诸如此类,都是笔记本上有所体现的内容。
老师的板书都是本节课知识的浓缩或提纲,文科板书多是知识点的提要,看到这些能够轻松地回忆起老师讲解的重点知识;理科板书多是习题演练过程,在今后做题中,很有可能会遇到类似的题目。
重复老师讲解重点
经过观察,我发现有些学生之所以成绩好,是因为老师讲课的过程中,他们也在小声重复老师的内容,才开始,我以为他们在小声嘟囔与学习无关的话题,后来通过询问,才发觉这的确是一种高效学习方法。
为什么这样说呢?只要反思一下,我们不难发现:这是因为,记笔记只是动了手,而重复老师讲解的内容,则是口脑并用,记忆效果更加强悍,而且在说的同时,除了组织语言,还要思考缘由,所以,也就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独立完成作业并仔细核对
进入高中后,作业量增多,学习任务多,老师监管也不会像初中那么严格,所以要想取得进步,很大程度上要靠学生自身的管理自我能力。
作业必须独立完成,不单单是指不抄袭,更主要的是不要随便查阅笔记和资料,要在做作业前,先复习,在做题的过程中,要严格约束自己,把作业练习当作考试来对待,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完成作业后,认真核对答案,对出现的错误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不足,及时弥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得扎实、知识牢固。
升入高一后,希望你能养成做笔记、重复老师讲解重点以及独立完成作业并仔细核对这样“3种”好习惯,成绩进步不在话下!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积极养成这六个好习惯,为自己的高中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你们一定能在这场青春的较量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迈向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