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了高中,有多少父母突然发现不知道要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了?
一位妈妈哭着说,“她本来还想着,等儿子上了高一,自己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没想到自己和儿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不但没办法好好交流,孩子还经常顶撞她。”母亲不明白,她每天都在为孩子着想,她到底哪里做错了?孩子为什么都不愿意与她沟通了?
随着孩子身体的发育,少年们也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他们的主观意识越发强烈,就想看着自己的意愿做事,他们迫切地想要脱离父母和老师的控制。如果不能得到家长和老师的理解,他们就会变得暴躁。
一、家长要适当让孩子做风筝,让孩子自己去感受未知的世界。要掌握好手里的绳子,如果绑得太紧,不但飞不了多远,而且还会折断,风筝会飞出去,再也找不到;但绑的太松,风筝就无法起飞。
二、与青春期的男生交流时,要言简意赅,不能用太多的语言,因为你说的太多,他可能不爱听。他要按着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做事,只有在受到一些具体事件的启发影响后,他才能理解父母的用心。
三、他们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肯定,这个时候的男生,还处在对社会的不了解和好奇的阶段,他们的自尊心很强,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就像古人说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如果父母讲话攻击性太强,他们会敏感的察觉到,会被认为是轻视、不被重视、不被认同等等,一旦不被认同,很容易产生畏惧、自卑、自暴自弃。
四、对于青少年来说,最好的交流方式就是参与,让他们参与到家庭事务中,参与到劳动中来,甚至自己动手,甚至是帮助他人,让他们感受到了荣誉,感受到了生命的真谛,这可比说服他们要有效得多。
父母的软弱要慢慢显露,尤其是妈妈的软弱,会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当孩子的责任心变强,他的成功愿望就会变得很强,不需要父母的叮嘱,他就会变得更加努力。
因此,作为一个母亲,在与儿子沟通的时候,要表现出一种谦卑的态度,鼓励他积极进取,而不是喋喋不休,挫伤他的自尊心,不能总是强调自己为孩子做了多少事,自己有多累,更不能对他的过失耿耿于怀,而是要注意他的优点,并加以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