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先要清楚高中生谈恋爱的原因
1.压力是催化剂
高中三年,是完完全全以学习为核心的阶段,学生在学业上的压力和紧张性不言而喻,许多学生不管学习优秀与否都得苦苦支撑,TA们有一肚子话想找人倾诉,和父母、老师之间的沟通或许没有那么顺畅,知心朋友自然就成了TA们的救命稻草。无边的话语吐露出来,每诉说一次感情就增加一分,同性朋友还好,异性的就很可能在一次次的情感交流中发展成为恋人,早恋也就发生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高中生谈恋爱跟亲子关系的疏离、家长对孩子情感的关注缺失有直接的关系。这样的学生以留守学生为主,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们渴望亲情与关爱。
2.叛逆心理作祟
青春期的逆反,在高中后半段的学习压力下也会显现出来。尤其是高二、高三学生谈恋爱,显然是家长和老师最为反对和想尽一切办法抵制的。也正因如此,渴望独立的内心便希望以自我支持和自我控制来摆脱成人的控制。恋爱便成为显示自己独立性最有力的“武器”。
从这个角度来看,家长对孩子的管理和教育对孩子的早恋有直接的影响。有的父母对孩子总是居高临下,使孩子与他们无法沟通。那些与父母沟通良好的学生就较少出现这样的现象。
3.从众心理影响
从众心理,每个人多少有一点。产生这种随大流的原因,是由于实际存在的或头脑中想象到的班级压力,使同学们产生了符合班级要求的行为与信念,个人不但会表现出来,而且在信念上也改变了原来的观点,放弃了原有的意见。
一个班级不要多,四、五对早恋的学生便可以掀起一场恋爱小高潮,即使许多同学认为自己的自制力很强,但不免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只是程度深浅不一罢了。
二、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去处理这个问题呢?
一旦意识到孩子出现谈恋爱的问题,持有传统观念的家长通常都会采取极端方式来处理。但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老师变得开明了,“疏”才能治理“情感洪水”。“堵”表面看似乎有效,实际上则适得其反。他们开始尝试着将“爱情”变成推动高中生提高成绩的巨大动力。这种方针是没有错的,但具体怎样做,又成了难题。
1.淡化概念
用“早恋”给高中生的感情扣帽子是最可怕的。在高中这个时期,有的高中生“恋爱”的本质,只是在强压之下寻求的一种情感寄托,并不是真的爱情。如果这个时候盲目指责,只会扩大与高中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结果令他们越陷越深,不可自拔。
明智的做法是:对他们表示理解和尊重,说明交朋友不应该仅限于同性,有比较谈得来的异性朋友是成熟的表现。至于这种与异性朋友的关系的性质,不予以界定。
2.分享感受
获得了家长的理解和尊重,孩子会又惊讶又开心,自然就卸下了心理防卫。这时,家长要注意乘胜追击,与他们探讨如下问题:
Q:对方什么特点令他对之另眼相看?(不论孩子怎样回答,都肯定他们的眼光。)Q:和对方在一起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感受?(不论孩子如何描述,都表现得像孩子一样珍惜这样的感受。)Q:和对方交往对自己有什么帮助?(无论孩子从哪方面阐述,都把结论归结到对自己的终身发展上。)
最后一定要表示:通过听孩子的描述,认为这个异性朋友是一个非常值得交的益友,希望自己能有机会认识他(她)。
3.接纳态度
如果前面的环节进行顺利,他们会愿意把自己的异性朋友介绍给您认识。您可以请TA们吃“肯德基”,也可以邀请TA们到家里随便聊聊。交谈的内容可涉及家庭情况、学习的成绩、未来的理想等等,但是要牢记一条主线——要求两个高中生能够互相鼓励、互相帮助,提高成绩,为实现各自的理想而共同努力!
4.经常沟通
到这里,基本上您已经明确了自己的立场,将自己的态度和期望都传达给了孩子。而他们也会用努力奋斗来回报您的尊重和理解。
不过,孩子毕竟是孩子,在处理感情问题的时候,往往是不够理智的。所以接下来的日子里,您一定要注意经常和孩子沟通,了解他每天在学校的经历、感受。细心观察他们每天的行为、情绪变化,一旦发现了异常,您要及时询问原因,并给予他处理问题的建议和方法。
切忌带有不满和焦急的情绪,这样的情绪会令他们失去安全感,为了不让您担心,再与您沟通时会隐去重要的部分。
5.不忘鼓励
沟通的同时,不忘肯定孩子任何一个细小的成绩。不仅仅是月考成绩的进步要肯定,包括生活上习惯的改变,哪怕是有一天在您准备叫他起床时发现他已经自己起来了,也要肯定。
每一次肯定,都能传递给孩子欣赏的信息,这种信息能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也能拉近与他们的心理距离,让孩子与自己有话说,从而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