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恩现在6岁了
回想4年前,小恩妈妈还很苦恼。
那个时候,小恩爸爸和妈妈两人平时都很忙,周一到周五要上班,两岁半的小恩在家只有爷爷奶奶陪。
老人家带着小恩,不是去公园就是去买菜,在家也只是一起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两岁多的孩子,到现在除了叫爸爸妈妈,其他也只会「咿呀」「嗯啊」……
不好直接说老人家的带娃方式太单一,在闺蜜的「怂恿」下,小恩妈妈索性给小恩报了一个周末的早教班。
小恩一开始适应得很好,也表现得很喜欢,所以小恩爸爸和妈妈当然是心甘情愿地每个周末都送宝贝去。
可自从孩子上了早教课以后,生活开始变得有点手忙脚乱了,因为是上班妈妈,上课时间又都安排在周末,所以从此七天无休。
每个周末的生活就变成了:
• 风雨无阻、跋山涉水带娃去上一堂早教课;
• 周末出游计划大都搁置,只是为了不耽误一节课;
……
每次上完课,娃都是睡着了晚上被抱回家。
看着小恩和夫妻俩每个周末都如此疲倦,尤其是自家孙子和儿子累得不成样子,上过几次课后,奶奶说什么也不同意小恩再去上课了。
爷爷奶奶对小恩妈妈说:「这么小的娃懂啥?早教什么的都是浪费,以后上学更贵,还不把钱留着!」
在他们看来,教育应该是以后的事,现在没必要早教。
不管小恩妈妈怎么和他们解释,老人家就是没法理解,虽然有小恩爸爸的支持,但家庭矛盾还是没有办法避免。
和婆婆发生过几次矛盾之后,小恩妈妈有些心累,再也不敢在家里提去上早教课。
但每次看到闺蜜家同是两岁的孩子能说会道,小恩妈妈都觉得心里特不是滋味儿。
• 孩子上早教,我们太累;
• 孩子不上早教,又怕他比其他孩子落后……
到底要不要带孩子上早教?小恩妈妈十分疑惑。
1.
我该怎么给孩子早教?
小恩妈妈不仅在网上查资料,还求助了自己闺蜜。才发现自己对早教一直有所误解:
早教就是要让孩子学习?
要知道,0至3岁的孩子正处于情绪情感、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
因此,早教的重点是启蒙,要把握好语言、智能、体能、感官等七个幼儿身心发展的顺序和规律,采取鼓励性学习,创造快乐环境,开发其本身已有的潜能。
p.s. 学习和启蒙不同:
• 「启蒙」:开导蒙昧,启发新知。
• 「学习」:有目的地获得知识、掌握技能。
教育是以后的事,没必要早教?
这类「佛系」父母认为,孩子太小,什么都不懂,所谓教育还为时过早。
但这其实是家长缺乏早期教育意识的表现。
俄罗斯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
「从婴儿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已经迟了两天。」
幼儿早期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先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这是需要与父母同步完成的。
2.
早教应该要注意哪些?
语言表达
如果在宝宝0-3岁时,家长给他们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会对宝贝的语言发展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累积各国文化知识、生活常识,培养良好的识字阅读习惯,就能帮助孩子快速掌握阅读、自己讲故事的语言综合表达能力。
数理逻辑
在数学思维的黄金期,让孩子积累数学的知识和对数学的认知,充分激发孩子对数学兴趣。
外语水平
增强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能够根据听到的和阅读到的英语信息,理解并讲述出信息的内容。能够运用学到的英语知识,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和应用。
专注力和认知力
宝宝从小建立的对世界万物的认知,很大程度会直接影响ta长大后对外界树立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观」。
小恩从一开始上早教课虽然适应,但总不太能静得下来,上课到现在,认识的东西好像也只是教室里的那些。
对于培养宝宝的认知能力,真的不能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