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背景
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走进桐城古城内的六尺巷,强调六尺巷体现了先人化解矛盾的历史智慧,要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场所,发挥好中华民族讲求礼让、以和为贵传统美德的作用,营造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环境。
内涵阐释
“六尺巷”,位于安徽安庆桐城市中心,得名于一则动人的礼让故事。清代康熙年间,南墙边是文华殿大学士张英的府邸,北墙边是地方望族吴氏的宅第,两家为宅基地发生争讼,张家人给张英写信求助。张英并不赞同家人争夺地界,遂回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收到回信,张家人豁然醒悟,主动退让三尺,邻居深受触动,亦退让三尺。
“六尺巷”很窄,是一条长约100米的狭窄巷道,宽度只有“六尺”,相当于2米,三人并行都显得有些拥挤。“六尺巷”又很宽,这条巷子所代表的“谦和礼让”“和为贵”理念至今影响世人。
“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是安徽省桐城市在基层治理中创新推出的一种工作方法,其核心在于将传统文化中的“礼让和谐”精神与现代社会治理相结合,以实现矛盾纠纷的有效化解和社会治理的创新。
作用价值
该工作法以“党建领事、礼让和事、群众说事、多元解事、网格管事、群力防事”为主要内容,强调“谦和礼让、知进退、和为贵”的基本内涵,以“源头治理、多元共治、和谐共享”为主要体系,旨在实现“矛盾不上交、信访不上行、平安不出事”的总体目标。
具体做法
“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的具体做法如下:
1、党建引领,凝聚民心。通过强化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核心作用,构建起以党建为引领的基层治理体系。
2、礼让和事,化解矛盾。倡导以礼让精神化解基层矛盾,通过调解、协商等方式,促进邻里和谐。
3、群众说事,参与治理。鼓励群众参与社会治理,通过“说事点”等平台,让群众表达诉求,参与决策。
4、多元解事,整合资源。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多元化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律师调解等。
5、网格管事,精细管理。利用网格化管理,提升基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构建起覆盖全面的网格管理体系。
6、社会治理平台开发:加快开发智慧化、一体化社会治理平台,整合治理要素,推动多部门互动联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