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成常态的时代,全民考公考编热潮仿佛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席卷了每一个渴望稳定生活的灵魂。
每当提起考公考编,人们总是议论纷纷,有人为之疯狂,有人为之叹息。那么,这股热潮还能持续多久?可能是一万年!
一、经济下行,稳字当头
经济增速放缓的年代,“稳”字当头成了多少人的心头好。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这两个被冠以“铁饭碗”称号的职业,自然成了大家眼中的香饽饽。
想当年,南巡讲话后,多少人下海经商,追求一夜暴富的梦想。可如今,次贷危机后,外贸疲软,就业形势严峻,考公考编的人数却屡创新高。
经济下行,企业裁员、倒闭的新闻屡见不鲜。相比之下,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工作稳定性就像一座避风港,让人心生向往。
2009年国考报名人数首次超过百万,比2005年的报名人数整整翻了4倍!这背后的原因,不就是大家对失业风险的恐惧,对稳定生活的向往吗?
二、待遇福利,谁与争锋
说起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待遇,那可是让多少人眼红。工资稳定,福利丰厚,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补贴应有尽有。
就像我表妹,她原来在大厂上班,虽然收入不错,但工作压力大,加班频繁。考上公务员后,虽然收入没之前高,但福利好啊!食堂三餐管饱,公租房便宜又舒适,还有各种补贴和奖金。这生活质量,瞬间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再看看那些企业,虽然有些高薪行业让人羡慕,但大多数人的工资还是飘忽不定,受经济市场波动和经营风险影响大。
三、公平竞争,梦想舞台
“拼爹”、“拼关系”的社会里,公考就像一股清流,给了普通人公平竞争的机会。
不管你是专科还是985毕业,不管你是普通家庭还是权贵子弟,只要专业符合、条件符合,就可以报考。
同样的题目去竞争,谁的分高谁就进面试;而面试的时候是盲面,不会因为背景和学历而造成歧视,只看发挥。
这种公平性,让多少人看到了希望,燃起了斗志。只要你努力,只要你有才华,就有可能脱颖而出。
四、社会观念,根深蒂固
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中,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被视为体面、稳定的职业选择。这种价值观在代际传递中得到了强化,进一步推动了考公考编的热潮。
家长眼中,孩子能够成为公务员或进入事业编是一种骄傲和面子。社交场合中,公务员或事业编身份也会给人留下良好印象,并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五、总结
当然啦,说考公考编热潮能持续一万年,那肯定是夸张的说法。
专家普遍认为,考公热潮还将持续至少10年以上,甚至可能更长,达到15年或20年。顶峰可能会在2035年前后到来,如果年龄限制放宽,则可能延迟到2040年前后。
我想说的是,无论这股热潮能持续多久,我们都应该保持理性和清醒的头脑。不要盲目跟风,不要为了考公而考公。
毕竟,生活不是只有考公考编这一条路可走!让我们拥抱变化,勇敢追梦吧!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