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将至,还对中考录取批次一知半解的家长赶紧看过来,提前了解,为孩子做好规划!
广州中考录取分四个批次:
第一批
第一批次共设置了5个招生计划
第一个是普通高中特长生招生计划:
如果孩子有艺术、体育等特长,符合报名条件,可以在第一批次申请报考。
报考特长生计划的考生,必须依照特长生招生的工作日程安排,登录中考服务平台进行网上申报特长生资格,提交获奖证书等相关材料,同时参加招生学校组织的特长测试。
第二个是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计划:
某些省市级及区级重点高中,在取得教育局授权后,可招录具备学科特长或展现创新能力的杰出初中毕业生。
教育局在2021年发布的自主招生指导政策中强调,希望学科竞赛能与大学的强基计划相衔接,因此,对于持有竞赛荣誉的学生而言,报考自主招生可能会更具竞争力。
有意报考自主招生计划的家长们请注意:每年大致于5月份,各高中会发布其自主招生章程,届时将开放【自主招生报名】,该报名与常规中考报名流程是分开的。
第三个是外语、艺术类普通高中招生计划:
像广外、广州艺术中学、南武中学(岭南画派纪念校区)此类的外语艺术类高中会于该批次展开招生。
报考美术类学校的考生,须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专业测评。
第四个是普通高中港澳子弟班招生计划:
例如华侨中学、培英中学、以及邝维煜纪念中学这类开设了港澳子弟班的高中,满足条件的考生可在该批次中选择2所学校进行志愿填报。
第五个是中高职贯通五年一贯制度:
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试点招生项目;
中职与本科贯通培养招生计划;
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入选省级及以上重点与特色专业的招生计划,若无意向则无需进行志愿填报。
在第一录取批次中,除了港澳子弟班招生可允许考生报考2所学校外,其余各类招生计划均仅允许考生分别报考1所学校。
第二批
“名额分配”即为近年来实施的“指标到校”措施,它指的是广州市教育局将优质普通高中的部分招生名额科学、公正地分配给各个初中学校的政策。
名额分配所在的批次是第二批,可填3个志愿。
"怎样可以获得名额分配呢?"
需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
①初中应届毕业生
②具有广州市户籍(含政策性照顾学生)
③具有同一初中学校三年完整学籍并在该校就读到毕业或从市外转学到本市并在转入初中学校就读到毕业。
提醒:复读生、回穗考生不属于当前初中应届毕业生范畴,缺乏应届初中毕业生学籍,故无法参与广州市的名额分配计划报考。
有两项关键信息需要注意:
第一,无论是否选择跨区升学,考生仅能填报其学籍所在区域所分配的名额分配计划志愿。
第二,若在初中就读期间发生转学,将导致学生失去名额分配的资格。因此,当孩子在学校遇到不如意的情况,表示想要转学时,希望大家能够深思熟虑后再做抉择。
第三批和第四批
第三和第四批就是平时大家说的统招。
统招批就是指各高中除自主招生、艺体特长生、名额分配之外的剩余的招生计划,主要是示范性高中招生。
第三批主要涵盖了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剩余招生计划,以及引入国家、省、市优质教育资源新建的普通高中学校,经市教育局批准的部分招生计划。
第四批包含了非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剩余招生计划以及中等职业学校的剩余招生计划。
在这些录取批次中,省市直属学校的招生覆盖整个广州市域。
具体涵盖了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东实验中学、广东广雅中学、广州市执信中学、广州市第二中学、广州市第六中学、广州市铁一中学(包括越秀校区和番禺校区)、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广州市协和中学、广州市华侨中学、广州市美术中学、广州外国语学校以及广东清远市广铁一中(清湾)学校等。
至于区属示范性普通高中,例如广州市第七中学、广州市第五中学、广州市真光中学、广州中学、广州市仲元中学、增城市增城中学、广州市花都区秀全中学等,它们的招生同样面向全市,但其中85%的招生名额是预留给本区学生的,这当中也包括了学籍在本区的非户籍学生。而对于外区学生,仅开放15%的名额(南沙区和黄埔区则开放25%的名额)。需要特别留意的是,外区的非户籍学生在这一批次中是没有报考资格的。
最后注意的是:在第三批和第四批:越秀、海珠、荔湾三个区同属一个招生区域,统称“老三区”。
比如说孩子是海珠户籍的,但是想报考荔湾区域的高中,也是可以以本区生的身份去报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