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对于广州中考录取的四个批次,有些搞不清楚,今天就来详细分享广州高中录取的四个批次。
在广州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设置了4个批次 :
顺便看看志愿填报的模拟表:
0
第一批次共设置了5个招生划
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特长生,倘若孩子有相关特长,并且符合报名条件,那么就能够在该批次进行申请报考。
报考特长生计划的考生,必须依照特长生招生的工作日程安排,登录中考服务平台进行网上申报特长生资格,提交获奖证书等相关材料,同时参加招生学校组织的特长测试。
以下图片分别展示的是体育和艺术特长生的条件,可点击大图查看。
特长生类只能填报一个学校志愿。
即一些省市属重点高中以及部分区属重点高中在获得教育局批准后,可招收具有学科特长或创新潜质的优秀初中应届毕业生。
准备报考自主招生计划的家长们需要留意:每年大约在 5 月份,各个高中就会公布学校的自主招生简章,届时会出现【自主招生报名】,这与中考报名并不相同。
自主招生计划可填报一个学校志愿。
像广外、广州艺术中学等外语艺术类高中会于该批次展开招生。报考美术类学校的考生,须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专业测评。
外语、艺术类普通高中可填报一个学校志愿。
诸如华侨中学、培英中学、邝维煜纪念中学这类设有港澳子弟班的高中,符合条件的考生能够在该批次选取 2 所进行报考。
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试点招生计划;
中职本科贯通招生计划;
中等职业学校省级及以上重点特色专业招生计划,若不想去则无需填报。
中职三二分段及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可填报4个学校志愿,每校可填报4个专业,每校要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0
名额分配是指广州市教育局将优质普通高中的部分招生计划合理分配到各初中学校的政策。
根据政策规定,公办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和省一级普通高中学校应将不低于50%的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学校,具体分配范围包括全市范围内的初中学校以及本辖区内的初中学校。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以通过校内竞争的方式进入这些优质高中。
名额分配所在的批次是第二批,可填3个志愿。
什么考生可以获得名额分配呢?需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
①初中应届毕业生
②具有广州市户籍(含政策性照顾学生)
③具有同一初中学校三年完整学籍并在该校就读到毕业或从市外转学到本市并在转入初中学校就读到毕业。
注意:往届生、返穗生不属初中应届毕业生,没有初中应届毕业生学籍,因此不能报考广州市名额分配计划。
这里要注意两点:
第一点,不管是否办理跨区升学,都只能够填报学籍所在区所分配到的名额分配计划志愿。
第二点,在广州读初中期间中途转学,会致使孩子丧失名额分配的资格。0
最后就是第三批和第四批,俗称“统招批”。
统招批就是指各高中除自主招生、艺体特长生、名额分配之外的剩余的招生计划。
户籍生(本区或外区)、非户籍生各有相应的招生比例。每批分别可以选择6个志愿。
第三批主要涵盖了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剩余招生计划,以及引入国家、省、市优质教育资源新建的普通高中学校,经市教育局批准的部分招生计划。
第四批包含了非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剩余招生计划以及中等职业学校的剩余招生计划。
在第三批和第四批:越秀、海珠、荔湾三个区同属一个招生区域,统称“老三区”。
比如王同学是海珠户籍的孩子,想要在第三批里报考7中(越秀区),是以本区生的身份去报考的。
在这些批次里,省市属学校招生范围是全市。主要包括华附、省实、广雅、执信、二中、六中、铁一(越秀、番禺)、广大附、协和中学、华侨中学、美术中学、广州外国语、清湾。
区属示范性普通高中,像七中、五中、真光中学、广州中学、仲元中学、增城中学、秀全中学等,招生范围也是面向全市,但是其中85%招生名额是给本区孩子的,这里面也包含了学籍在本区的非户籍生。外区生只招15%(南沙区和黄埔区是25%),这里要注意,外区的非户籍生在该批次是不具备报考资格的。
以2024年二中招生为例,2024年广州二中招生计划是900人,分别在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进行招生,第四批无招生计划;
第一批次设特长生和自主招生计划,共招133人,自主招生计划90人,其中随迁子女计划不超过21个,特长生计划43人;
第二批是名额分配计划,共招450人;
第三批(统招批)就是剩余招生计划一共317,随迁女子不超过7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