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计划参加26年考研的学子们刚开始接触考研,对于全年各个阶段的任务和关键点还感到迷茫。他们不清楚应该如何着手复习,从何开始,缺乏一个清晰的复习计划,有些甚至对考研的整体流程还一知半解。今天历历带你全面掌握考研的方方面面。
考研,即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简称,指的是考生经过一系列考试环节,获得相应资格后,便能申请攻读硕士课程的研究生入学资格。考研通常包括笔试初试和面试复试两大环节。
根据中国教育部发布的最新规定,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的具体分类如下:
一般情况:初试通常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
特定门类和专业学位:教育学、历史学、医学等3个门类学术学位,及体育、应用心理、博物馆、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中药、中医、医学技术、针灸等12个专业学位,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
管理类专业学位: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和审计等7个专业学位,初试设置两个单元考试科目,即管理类综合能力、外国语,满分分别为200分、100分。思想政治理论由招生单位在复试中考核。
经济类专业学位: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第三单元业务课一设置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满分为150分。
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俄语、日语、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教育学专业基础、心理学专业基础、历史学专业基础、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管理类综合能力、法律硕士专业基础(非法学)、法律硕士综合(非法学)、法律硕士专业基础(法学)、法律硕士综合(法学)、经济类综合能力、教育综合。
- 以上分类涵盖了考研初试的主要科目和分数设置,具体科目的选择和要求可能会根据教育部的最新规定有所调整,建议考生关注教育部考试中心和招生单位发布的最新考试指南。
复试环节主要包括专业课程笔试、英语口语测试、专业面谈和综合素质评估。专业笔试:测试考生对一门或多门专业课程的掌握程度。 英语面试:包括英文自我介绍、即兴问答、专业文献的英文翻译,部分院校还会安排独立的英语笔试环节。 专业面试与综合素质面试:重点评估考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科研创新能力以及个人的综合素质。(官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s://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
在备考初期,要搜集各类学习资源,包括词汇、语法、复杂句型、阅读理解以及历年真题等教材和课程。对于英语学习,前期打好词汇量和语法基础是很重要的,每天背诵大约50个单词,学习语法时,首先要听课培养语感,然后再跟着课程进行练习巩固。
到了备考中期,每天的单词背诵量可以增加到100个左右,通过反复记忆来巩固,可以利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安排复习计划。对于阅读理解,先跟着课程学习再联系真题,真题的分析和研究是无止境的,从中后期开始,每天至少完成一篇阅读练习,并保留近三年的真题用于最后的模拟考试。
进入备考后期,开始背诵作文模板,每周至少练习一篇作文,以提升写作能力。单词背诵不能中断,继续进行,每周完成一套真题试卷,以保持考试状态和检验学习效果。
在备考的早期阶段,一旦确定了专业方向,就可以通过研究生招生网站的专业目录、目标院校的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等渠道,搜集所选专业的考试科目、推荐书目、复习资料以及专业课的学习笔记等。根据自身情况,可以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精确到每周的目标。进入备考的中期,需要全面复习专业课,构建知识体系,逐个击破难点,记忆关键知识点,并开始练习历年真题,深入分析题型特点。到了备考的后期,重点在于强化记忆,确保对知识点的掌握达到熟练程度,整理和复习错题集,查漏补缺,确保没有遗漏任何重要知识点。
在备考的早期阶段,政治科目的复习不必急于一时,暑假开始也完全来得及。可以先大致了解往年的考试内容和题型,做到心中有数。进入备考的中期,可以结合教材听课学习,从七月开始可以听基础课程,到了八九月份则可以开始强化课程,同时配合习题,两个月内可以完成对习题的2~3刷。到了备考的后期,重点是查漏补缺,深入分析错题背后的知识点,进行模拟题的练习,并且背诵大题,以强化记忆和理解。数学部分:理解大纲:首先,熟悉考试大纲,了解数学部分的考试范围和要求;基础知识:回顾和巩固高中数学知识,包括代数、几何、概率等基础概念和公式;练习题目:从基础题目开始,逐步提高难度,确保每个知识点都有相应的练习。逻辑部分:掌握逻辑基础:学习基本的逻辑概念和推理规则,理解逻辑题目的常见类型;逻辑训练:通过练习题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注意分析题目的逻辑结构。作文部分:写作基础:学习写作的基本结构和技巧,包括论点的提出、论据的支持和论证的逻辑性;素材积累:开始积累写作素材,包括经典案例、名人名言等,为写作提供丰富的内容。数学部分:强化训练: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特别是针对难点和易错点;模拟测试:定期进行模拟测试,检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学习计划。逻辑部分:技巧掌握:学习解题技巧,如快速识别题型、排除法等,提高解题效率;真题演练:通过历年真题来熟悉考试风格和难度,总结规律。作文部分:写作练习:开始进行写作练习,特别是针对可能的考试题目,锻炼写作速度和质量;批改与反馈:对写作进行自我批改或寻求他人反馈,不断改进写作技巧。数学部分:查漏补缺:对前期学习进行回顾,查漏补缺,确保没有知识盲点;真题模拟:通过历年真题模拟考试环境,提高应试能力。逻辑部分:速度与准确度:在保证准确度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适应考试的时间压力;心态调整: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在考试中因紧张而影响发挥。作文部分:模板准备:准备一些写作模板,包括开头、结尾和过渡句,以提高写作效率;实战演练:进行完整的写作练习,模拟考试环境,包括时间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