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网址:https://www.1haogu.com/xuexiziliao/2159.html
一、法律常识
推荐学习网站:https://www.chinagwy.org/html/ggjczs/msjq/index.html
https://www.sohu.com/a/337016937_100199326
1.法律和道德都具有阶级性,都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2.法的特征: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性、普遍性、程序性、可诉性、权利义务性。
3.法的作用,可以分为规范作用(对个人、微观)社会作用(宏观)
规范作用:指引自己、评价他人、预测双方、教育大众、强制犯罪
社会作用:体现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
4.法律关系构成三要素:主题、内容、客体
5.法律的效力: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上位法犹豫下位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
6.法律制裁以惩罚为主要形式,主要包括:(1)民事制裁。(2)行政制裁。(3)刑事制裁。(4)违宪制裁。
7.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权力制约原则。
8.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与政府之间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9.我国人民法院实行四级两审终审制。
二、科技常识
1.光的反射、折射
当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水变浅、筷子变湾、水中人看岸上树变高】
2.透镜、海市蜃楼
透镜,是透明物质(一般是玻璃)制成,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
凸透镜——会聚光——相机镜头、投影仪、放大镜、远视眼矫正
凹透镜——发散光——近视眼矫正带凹透镜
海市蜃楼,常在海上、沙漠中产生,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3.科技地理著作
《考工记》(战国时期,作品出处《周礼》)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
《墨经》(亦称《墨辩》﹐是战国时期墨家的著作)
《齐民要术》(北魏农学家贾思勰)
是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梦溪笔谈》(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
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
《农政全书》(明朝徐光启)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天工开物》(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徐霞客游记》(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详细记录所经地理环境的游记,也是世界上最早记述岩溶地貌并详细考证其成因的书籍。世人称徐霞客为“游圣”。
4.声音
振动产生声音
音调:即声音频率的高低,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赫兹。物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就越高,频率越小,音调就越低。(人体可以听到:20-20000,人发出的声音频率大约是80Hz—1100Hz)
响度: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幅有关。——分贝。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响度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如超声波洁牙(能量)、语言交谈(信息)。【介质产波,真空不可以传播,传播速度玉戒指有关,固体>液体>气体,声速还与温度有关】
回声:声波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处发生反射,形成回声。人耳要想区分原声和回声,回声到达人耳要比原声晚0.1s以上。
5.古代医学
扁鹊——脉学介导者(春秋战国)
奠定中医学切脉诊断方法;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为扁鹊所著。
起死回生、讳疾忌医
难经
华佗——外科之祖(东汉末年)
发明麻沸散、五禽戏
张仲景——医圣(东汉末年)
《伤寒杂病论》
①确立了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
②记载大量有效的方剂;
③确立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
葛洪——预防医学的介导者(东晋)
《肘后方》
《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世界医学史上首次记载两种传染病——天花、恙虫病的症候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
孙思邈——药王(唐代)
《千金方》——我国最早的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
宋慈——法医之祖(南宋)
《洗冤集录》——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也是世界最早的法医学专著
李时珍——药圣(明代)
《本草纲目》收载药物 1892 种,附药图 1000 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 10000 余——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
三、文史常识
四书五经: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也是儒家经典,相传均经过孔子的编辑或修改。
古代文学体裁:
诗歌:包括《诗经》的四言诗,楚辞的骚体诗,唐诗的绝句、律诗等。
散文:先秦历史散文如《左传》、《战国策》,汉代政论文如贾谊的《过秦论》。
戏曲:元杂剧是戏曲的成熟形式,代表作有关汉卿的《窦娥冤》。
重要历史人物: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仁”、“礼”思想。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楚辞的代表人物,作品有《离骚》。
李白、杜甫:唐代著名诗人,分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
古代文化成就: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有重要影响。
书法、绘画: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书体有楷书、行书、草书等。
古代科技:
《九章算术》:中国古代数学专著,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
祖冲之:南北朝时期数学家,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
古代政治制度:
分封制: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封邦建国,以屏周室。
科举制:隋唐时期创立的选拔官员的制度,以考试成绩为选拔标准。
传统节日与习俗: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庆祝新年的传统节日,有贴春联、放鞭炮等习俗。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纪念屈原的节日,有赛龙舟、吃粽子等习俗。
古代哲学思想:
儒家思想:以孔子为代表,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
道家思想:以老子、庄子为代表,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古代艺术:
敦煌莫高窟:中国古代艺术的宝库,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
故宫博物院:收藏了大量古代文物,展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古代文学名篇:
《关雎》:出自《诗经》,被誉为“风”之始,描写男女爱情。
《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所作,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世外桃源。
四、政治经济常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含义: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特点: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财政与税收:
财政:国家为履行其职能而进行的资金收支活动。
税收: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和工具,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货币政策:
含义: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
经济全球化:
含义: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通的规模和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
影响:既有利于促进各国经济交流与合作,也可能加剧国际竞争和不平等。
政治体制:
含义:一个国家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及相关法律和制度。
中国的政治体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