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公基》《常识》必背考点

小叶 2024-08-14 17:47:32 人看过

1.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2.古代敬辞 

对方:令尊(父亲)、令堂(母亲)、令郎(儿子)、令爱(女儿) 

地位高或已去世:先帝、先考(男)、先慈(女)

对尊长辈或朋辈: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阁下

自己:奉告、奉还、奉劝;惠存、惠赠;垂爱、垂青、垂询。

璧还:归还对方物品。

俯就:请对方同意担任某一职务。

斧正:请别人修改文章。

雅正:书画送人请别人指教。

自己家辈分高:家兄、家嫂。

辈分低:舍弟、舍妹。 

3.年龄

初度—刚出生。男孩是弄璋、女孩是弄瓦。

汤饼之期—婴儿出生3日。

孩提—2-3岁、总角—7-15岁、幼学—10岁。

豆蔻—13-14岁的女孩、及笄—15岁女孩。

加冠—20岁 男子。

而立—30岁、不惑—40岁、知天命—50岁、耳顺、花甲—60岁、古稀、从心不逾矩—70岁、喜寿—77岁、耄耋—80-90岁、米寿—88岁、白寿—99岁、期颐—100岁。

花甲重逢还长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141岁。说的是孙思邈(千金要方)。

4.天干地支和十二时辰

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方法,源自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天干有十个,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十二个,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与地支按顺序相配,形成六十个基本单位,称为六十甲子,用来循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十二时辰:

古代中国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小时。具体对应关系如下:

时辰 现代时间 别称

子时 23时至01时 夜半、子夜、中夜

丑时 01时至03时 鸡鸣、荒鸡

寅时 03时至05时 平旦、黎明、日旦等

卯时 05时至07时 日出、日始、破晓等

辰时 07时至09时 食时、早食等

巳时 09时至11时 隅中、日禺等

午时 11时至13时 日中、日正、中午等

未时 13时至15时 日昳、日跌、日央等

申时 15时至17时 晡时、日铺、夕食等

酉时 17时至19时 日入、日落、日沉等

戌时 19时至21时 黄昏、日夕、日暮等

亥时 21时至23时 人定、定昏等

5.古代代指


5.古代代指

墨:松使者。传说唐玄宗用的墨土,有一道士是墨精,号松使者。

纸:楮先生。传说纸是由楮叶造的;又称“剡藤”,浙江嵊县剡溪产的藤枝制造。

砚台:石虚中。石虚中被封过即墨侯,又为人器度方圆。

小船:蚱蜢。小船很轻快,像小虫一样,所以叫蚱蜢。

书信:鸿、鸿雁、尺牍、尺素、函杞等。

钱:泉、方孔兄、邓通、阿堵物、青蚨、上清童子等。

扇:仁风、便面。仁风,系晋朝袁宏因谢安送他扇子,称是“当奉扬仁风”;便面,传说汉朝张敞走马章台街,以扇挡面,故得名。

酒:琼、玉液、金浆、家酿、香醪、红友、玉友、欢伯、杯中物、三酉、般若汤、杜康、白堕、曲生、曲秀才等。

雪:琼玉、碎玉、冰花、六出、碎琼乱玉等。

月亮:蟾宫、月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望舒等。

平民:黔首(以黑巾裹头)、白丁(古代平民着白衣)、布衣(麻布衣服)等。

杏坛—教育。

尺素—书信。

梨园—唱京剧地方。

汗青—史书。(留取丹心照汗青)

采薇—隐居避世、军旅生活。

桑梓、桑榆—故乡。

南冠—囚犯。

执牛耳—领导。

瀚海—沙漠。 

6.京剧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等,是中国国粹之一,是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戏曲剧种。它起源于清代乾隆年间,由徽班进京后与汉调等剧种融合而成。京剧在文学、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套规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历史故事为主要演出内容,传统剧目约有一千三百多个。京剧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种,各行当都有一套表演形式,唱、念、做、打的技艺各具特色。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的多种艺术元素被喻作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

生行:

老生:扮演中年以上、性格正直刚毅的正面人物,如《空城计》中的诸葛亮。

武生:擅长武艺的角色,分为长靠武生和短打武生两类,前者如《挑滑车》的高宠,后者如《三岔口》的任堂惠。

小生:扮演青年男性,通常是不戴胡子的俊扮角色,如《西厢记》的张生。

红生:专门扮演关羽、赵匡胤等特定人物,因勾红脸而得名。

旦行:

青衣:扮演庄重的中年或青年妇女,如《贵妃醉酒》的杨贵妃。

花旦:扮演性格活泼或泼辣的青年女子,如《春草闯堂》的春草。

武旦:擅长武艺的女性角色,如《杨门女将》中的穆桂英。

老旦:扮演老年妇女,如《李逵探母》的李母。

彩旦:俗称“丑旦”,扮演滑稽或奸刁的女性角色,如《法门寺》的媒婆。

净行(俗称花脸):

大花脸:以唱功为主,如《铡美案》的包拯。

二花脸:以做功为主,重身段工架,如《盗御马》的窦尔敦。

武净:以武功为主的花脸角色,如《挑滑车》的金兀术。

丑行:

文丑:扮演滑稽人物,如《群英会》的蒋干。

武丑:擅长武艺,性格机警、语言幽默的角色,如《三岔口》的刘利华。

红脸:忠勇耿直,关羽、赵匡胤、姜维。

蓝脸:刚直勇猛、桀骜不驯。窦尔敦、夏侯惇。

紫脸:刚毅威武、稳重沉着,常玉春、樊哙。


7.地理

地理位置与疆域: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中国领土北起漠河以北的黑龙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岛南端的曾母暗沙,跨纬度49度多;东起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西到帕米尔高原,跨经度60多度。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距离都在5000千米以上。

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高原和山地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三,平原、盆地约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是青藏高原,第二阶梯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第三阶梯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以东的平原和丘陵。

气候特征:中国气候类型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中国东部季风区面积广大,降水主要由夏季风带来,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中国南北跨纬度大,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等多种气候类型。

河流与湖泊:中国河流众多,主要有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辽河、海河、淮河等七大水系。湖泊众多,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青藏高原。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第五长河。

自然资源:中国自然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其中,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水资源总量大,但时空分布不均;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生态环境:中国生态环境复杂多样,既有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也有农田、城市等人工生态系统。近年来,中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五大地形:高原、盆地、山地、丘陵、平原(青藏高原--世界脊梁,最高、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沟壑纵横、云贵高原--喀斯特--水蚀—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说的贵州)(最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河最长内流河--风蚀雅丹地貌、准噶尔盆地--额尔齐斯河流入北冰洋、柴达木盆地—聚宝盆、四川盆地—紫色盆地、天府之国)(最大东北平原---北大仓--松辽平原--丹顶鹤、华北平原--长芦盐场、长江中下游平原)

湖泊: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江西、最大淡水湖)、太湖(江苏)、洞庭湖(湖南、范仲淹岳阳楼记)、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最大湖:青海湖。地势最高湖:纳木错(西藏)。地势最低湖:艾丁湖(新疆吐鲁番盆地)。最深:长白山天池。

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三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渤海海峡。

三大岛:台湾、海南、崇明。

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文殊,浙江普陀山--观音,四川峨眉山--普贤,安徽九华--地藏。

四大道教名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齐云山、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

五岳:东岳山东泰安泰山、西岳陕西渭南华山、北岳山西大同恒山、南岳湖南衡阳衡山、中岳河南郑州嵩山。

四大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最大最丰富、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石刻、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皇家、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泥塑。

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国土最西:新疆乌恰县乌兹别里山口的帕米尔高原。最东:黑龙江乌苏里江的黑瞎子岛。最北:黑龙江漠河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南:曾母暗沙。

我国玉米每年产量最多。煤炭产量世界第一。南种甘蔗、北种甜菜。白云鄂博,稀土最多,稀土之都。

千河之省—四川。千湖之省—湖北。 

8.物品发明

青铜卡尺:中国公元9年即王莽新朝时期已出现的精密测量工具,展现了古代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卓越成就。

造纸术: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用树皮、破鱼网、破布、麻头等原料制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被称为“蔡侯纸”,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实现了文字的批量印刷,提高了书籍的生产效率,对文化知识的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

指南针:战国时期发明了司南,到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详细记载了用铁针磁化制作指南针的方法,使中国的航海和探险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火药:唐朝中期,中国已发明火药并应用于军事,成为古代战争中的重要武器。

纺织工具:南宋末年的黄道婆改革了棉纺工具,包括去籽搅车、弹棉椎弓和三锭脚踏纺纱车,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农业工具:西汉时期赵过发明的耧犁,实现了耕播一体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此外,西汉耕犁带犁壁的设计也领先欧洲一千多年。

计时工具:唐代高僧僧一行发明了机械钟,实际上是一架附有报时装置的天文仪器,对古代的时间计量和天文观测具有重要意义。

9.作品汇总

文学作品: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如《红楼梦》、《诗经》、《楚辞》、《史记》等,不仅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著作:如《九章算术》、《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这些著作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古代在数学、农业、手工业等方面的科技成果和经验。

艺术作品:中国古代的绘画、书法、雕塑等艺术作品也极为丰富,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等,都是中国古代艺术的杰出代表。

10.人物典故

祖冲之:南朝数学家,精确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比外国要早近一千年。

张衡:东汉天文学家,设计制造了漏水转浑天仪、候风地动仪等天文仪器,对日月星辰做了许多观测和分析。

蔡伦:东汉太监,改进了造纸术,制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被称为“蔡侯纸”。

毕昇:北宋布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实现了文字的批量印刷。

黄道婆:南宋末年上海人,改革了棉纺工具,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版权声明: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站《原创》内容,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站文章内容,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者删除处理。
加载中~
工商监管
Copyright © 2023-2029 1号谷学习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5104386号
  • 返回顶部
  • 客服微信
       在线时间:8:30 ~ 22:00
本站访客:14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