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教资小纸条

小叶 2024-08-06 16:28:58 人看过

教育观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记忆口诀:全体面创个


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重发展潜能

2. 学生是独特的人——重完整性、差异性

3.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主体

记忆口诀:两独一发展

学生观有两个版本,答“王官人不差钱”和“两独一发展”都可以哦!小伙伴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记忆其中一个版本就行~


教师观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记忆口诀:三者一开放

(二)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记忆口诀:在教学中与学生、自我、同事的关系


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4.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记忆口诀:人生过客


评价观

1.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2.评价内容多元化。

3.评价方式多样化。

4.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更注重评价过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记忆口诀:许三多过目不忘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jpg


教育法律法规

教育法.jpg

教育法1.jpg

法1.jpg


文化素养和科技素养

(一)政治制度

1.先秦

原始社会:禅让制

夏商:世袭制

西周:分封制,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核心)

2.秦朝

三公九卿: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泛指中央各部门官员

郡县制:地方制度

3.隋朝

三省:尚书省、中书省(內史省)、门下省(上中下)

六部:吏部(官员选拔升迁)户(户籍、财政)礼(礼仪、学政、外交)兵(军事、武官)刑(刑狱)工(工程)

4.元明清

元朝:行省制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清朝:军机处-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二)历代变法

1.管仲改革

国别:春秋齐国,齐桓公

内容:相地而衰征,承认土地私有制

2.李悝变法

国别:战国时期魏国,魏文王

意义:第一次全国性变法,著作《法经》是第一部系统成文法典

3.商鞅变法

国别:战国时期,秦孝公

意义:最彻底、影响最深远的改革

内容:奖励军功,重农抑商,推广县制,燔诗书而明法令

4.王莽改制

时期:西汉末年

内容:仿照《周礼》的制度推行新政,以王田制为名,恢复井田制;将

盐、铁等收归国有。

5.北魏孝文帝改革

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

内容:推行均田制,迁都洛阳,革旧俗推行汉文化

意义:推动民族融合

6.王安石变法

时期:北宋,宋神宗,11 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内容:市易法、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等

结局:保守派反对而失败,没能改变北宋积贫积弱局面


(三)重要选官制度

1.先秦

世卿世禄制度,官位世袭制

2.秦朝

军功授爵(商鞅变法)

3.汉朝

察举制(自下而上)征辟制(自上而下),举孝廉

4.魏晋

九品中正制(曹丕),形成了门阀士族制度

5.隋唐明清

科举制:隋炀帝始设进士科

武则天开武举和殿试

宋明时期分三级考试

明朝开始八股取士

戊戌变法提到废除八股

清末新政时期,1905年张之洞奏请停科举

易混概念:

三试: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

三元:解元(乡试第一),会元(会试第一),状元(殿试第一)

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殿试前三名)


(四)诸子百家思想

1.儒家思想

孔子:“仁”“礼”,推行“德治”;主张“有教无类”

孟子:提倡“仁政”,民贵君轻

荀子:提倡“礼治”

经典: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孟中学语)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2.道家思想

老子:提倡无为而治,道法自然,《道德经》

庄子:提倡天人合一,清静无为,《庄子》(南华真经),擅讲寓言故事,如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庄周梦蝶、庖丁解牛都出自《庄子》

3.法家思想

韩非子:将“法”“术”“势”融合

4.墨家思想

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科学-小孔成像

(五)地理大发现

迪亚士(葡萄牙):发现好望角

哥伦布(西班牙资助):发现美洲

达·伽马(葡萄牙):开拓印度新航路

麦哲伦(西班牙资助):环球航行


(六)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标志事件

开始:1640年,议会召开

结束:1688年,“光荣革命”

重要人物:克伦威尔

重要文献:1689年,《权利法案》

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导火线:波士顿倾荼事件

开始:1775年,莱克星顿枪声

重要人物:华盛顿

重要文献:《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开始:攻占巴士底狱,7月14日国庆日

结束:热月政变

重要人物:拿破仑

重要文献:1789年,《人权宣言》


(七)三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1.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

2.中心:英国

3.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4.历史时代:蒸汽时代

5.成果:

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提升织布速度;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的汽船试航成功;

1825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旅行者号”。

第二次科技革命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初

2.中心:欧美

3.标志:电力、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4.历史时代:电气时代

5.成果:

1866年,德国西门子研制发电机

美国爱迪生发明白炽灯、留声机、有声电影等

德国卡尔本茨研制汽车

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

意大利马可尼发明无线电

第三次科技革命

1.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

2.中心:美国

3.标志: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等

4.历史时代:信息化时代

5.成果:

1945年,美国研制原子弹,曼哈顿计划。(苏联、英国、法国、中国)

1946年,美国发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1954年,苏联建成第一座原子能核电站

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加加林登上太空。

1969年,美国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

科技.jpg

本次总结的是综合素质(即科目一)选择题的高频考点和材料分析题的必考考点,希望小伙伴们能够认真复习,拿下该拿的分数。


版权声明: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站《原创》内容,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站文章内容,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者删除处理。
加载中~
工商监管
Copyright © 2023-2029 1号谷学习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5104386号
  • 返回顶部
  • 客服微信
       在线时间:8:30 ~ 22:00
本站访客:287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