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孩子,他们如同羞涩的花朵,内向而含蓄。然而,这个世界似乎更喜欢那些外向、热情、开朗的孩子。然而,我认为,内向的孩子并非需要改变,他们只是需要被发现,他们的世界同样精彩。
大部分父母都会因为自己或者孩子的内向型性格而焦虑、烦恼。因为周围的环境、人际关系对内向型性格充满了各种偏见、排挤,贴满了各种标签。就"逼"得父母不得不去想办法让孩子变的礼貌、大方、合群、朝外向型性格发展,至少要更讨人喜欢。
即使内向型性格的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但真正了解他们的人却很少。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宝石,内向的孩子有着他们自己的光芒。他们敏感、细腻,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懂得倾听,善于观察,有着独特的思考方式。他们不是害羞,不是胆小,只是在自己的世界里,慢慢地探索、成长。
1、内向型仅仅只是性格,没有缺陷谈何改变
内向型的孩子并不是不会交流,而是不喜欢。
他们更喜欢专注自己的世界,通过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获得快乐。但是这无关疾病,不代表他们有孤独症或是自闭症。
相反这些孩子更容易安静下来专注一件事,去获得知识、获得自我认识和满足。而这种方式让这些孩子更放松、更有安全感。
家长不必过多的担心,要做的是接纳内向型的孩子,尊重他们的性格,但是别插手,更不要去强迫。
2、内向型与众不同的特性
(1)在观察力上更细致。
在幼儿园里内向型的孩子更内敛,虽然不会主动举手发言,但是很善于观察,学习能力很强。并且能通过自己的理解来储蓄知识。
(2)与人为善,做事情深思熟虑。
内向型的孩子虽然比较难融入集体,适应能力较弱。但是遵守纪律,喜欢独处,不易与人起矛盾和纠纷,做事小心谨慎。更懂得聆听他人的感受,更容易获得朋友的信赖。
(3)发现细节,在创造力上更有优势。
内向的孩子非常专注在某一事物上,例如,乐高、拼接积木,拼图等根据自己摸索出来的规律,变化出更多的物体,并且非常有耐心和执行力去完成任务。
父母的爱,是孩子成长的阳光。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需要做的,不是强迫孩子改变,而是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理解,让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自由地成长。
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孩子知道,无论他们是什么样子,我们都会接纳他们,支持他们。
无论是内向型性格还是外向型性格,都可以发展成为相同型或者互补型的同伴关系。虽然内向型的孩子不擅长人际交往。但并不等同于不需要发展同伴关系。父母引导孩子懂得去交朋友,分享和分担。
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会尊重孩子的个性,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慢慢成长。我们要做的,不是强迫他们走向我们的世界,而是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世界,让他们知道,他们的世界同样精彩。